正文

绪论 定价权由谁说了算?(4)

定价权博弈 作者:祝继高


品牌——知名度也是一种力量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标识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例如提到汉堡,首先想到的多半是麦当劳和肯德基;提到可乐,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人们常爱举这样一个例子:即使可口可乐大大小小的公司被大火毁于一旦,银行很快就敢贷款重建,其中缘由,正是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500多亿美元,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形象支持,这是一代又一代可口可乐人点点滴滴浇灌、培植的结果。

品牌赋予了企业一定的定价权。例如在外地住宿时,一家是大家熟知的连锁酒店,一家是当地的酒店但便宜几十块钱,你会怎么选择?相信不少人都会选择前者,且不说服务卫生如何,至少基本的个人隐私能够有所保障。为什么连锁能让人们掏出更多的钱还无怨无悔?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就如同一个企业的名片,它代表了一类产品的质量档次,代表了企业的信誉。

没有品牌的企业通常缺乏竞争力。“中国制造”在全球非常有名,可是作为世界工厂,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中国的一大批代工企业,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却不敢加价,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总有愿意做的,反正最后你不做有人做。外国企业通过品牌的建立与加强,获得了相当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定价权。

期货市场——用今天赌明天?

期货指的是买卖标准化远期合约,期货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标的物)的实体,而是商品(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而期货市场是期货交易的市场。期货市场起源于17世纪,随着美国搞西部大开发,西部成为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到了18世纪初由于运河及铁路的修建,使运输费用和时间大大削减,极大地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促使芝加哥成为农产品重要集散地。为了使粮食贸易商和生产者规避价格风险,农产品的远期交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这种远期交易的发展,其三大局限性也日渐凸显:

●交易成本过高。远期合约由交易双方私下签订,寻找交易对手、比较报价、谈判定价、货物检验等等,导致交易成本过高。

●缺乏基准价格。远期交易中,贸易商和生产者双方根据个人经验和对未来预期商谈定价,信息交流与搜集的成本都很高,因此难以形成融合全部市场信息的统一价格,更不用说形成连续价格。

●信用风险过大。远期合约的执行依赖交易双方的信用,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双方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基于对远期交易以上缺陷的考虑,1848年,82位贸易商发起组建了世界第一家期货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即现在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

本来期货市场只是作为现货市场的一个延伸,后来逐渐独立并服务于现货市场,到今天,已成为能引导现货市场的先行者和连接金融资本与商品市场的桥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分工愈加明确:期货市场主要职能在于发现价格和转移风险,现货市场主要职能在于商品所有权的买卖。于是有了这么一幕:在中国乃至国际的铜定价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中,铜现货市场的交易比期货市场要晚半个小时,就是为了等待期货市场的定价出来作参考。在国内现货铜的贸易中,购销合同几乎全是“开口合同”,即只确定购销数量,价格一栏先空着,回头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月份合约的价格执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