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艺术世界中的7天 作者:(美)萨拉·桑顿


人们经常将艺术界看做没有阶级差别的领域,来自下层社会或中产阶级的艺术家可以跟身价千万的基金经理、文质彬彬的博物馆馆长、引领潮流的时尚设计师以及“创意天才”一起喝香槟。如果你被这种现象所迷惑,认为艺术圈内是平等、民主、不分高低贵贱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正如汤姆·乌尔夫(Tom Wolfe)所说,当代艺术界是一个“名利场”。声望、信誉、臆想中的“历史意义”、所属机构、教育背景、表现出的才能、财富、藏品规模等方面决定着圈里人的社会地位。当我身处艺术圈的时候,看到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所有人都在往上爬。其中最拼命钻营的是艺术品交易商和收藏家,艺术品交易商费尽心机地想在艺术品交易会上搞到一个位置好的摊位,收藏家则为能否第一个得到某位艺术家的“杰作”而忧心忡忡。一位名叫约翰·巴尔德萨里(John Baldessari)的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讽刺道:“艺术家都很有个性,不同情况下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硬要把简历塞给我,还口口声声地宣称自己多么多么有才,我很反感。我一直在想,如果能佩戴臂章或者肩章,就不会这么烦了。大家去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或者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的时候,别人就会一目了然。艺术家应该像军人那样戴上军衔肩章,这样别人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地位啦。”

如果说艺术界还存在一条规则的话,那么这条规则应该是:艺术本身最重要。有人坚信这一点,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冠冕堂皇的幌子。不管怎样,总有一部分人认为艺术以外的世界是一个与艺术脱节的肮脏世界。

我在研究艺术史的时候,有幸接触到了许多近代作品,但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些作品是怎样流通的:为什么有些作品受到了关注而频频曝光,为什么有些作品就一直蹲在“冷宫”里无人问津;那些受到关注的作品被出售、收藏、展览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今,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教育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就需要弄清楚艺术品的源头、艺术品的评价过程以及艺术品从工作室到博物馆(博物馆、垃圾桶和拥有大量藏品的机构或个人,都有可能是艺术品的永久栖息地)的流通过程。某公共艺术收藏机构负责人罗伯特·斯托尔(Robert Storr)告诉我:“博物馆的作用就是毁灭艺术品的价值。博物馆从市场上把艺术品请进来,把它们变成了公益性的东西。”经过研究,我发现伟大的艺术品都不是横空出世的,这些作品不单单是由艺术家及其助手共同创作的,同时也是由艺术品经纪人、策展人、评论家以及收藏家共同成就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再优秀的作品也无法“伟大”起来。这并不是说艺术品本身不伟大,也不是说艺术品没有资格进入博物馆,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艺术品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但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神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