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凯恩斯与《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5)

现在就开始学习经济知识 作者:(韩)崔津基


 

有效需求理论:

与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相反,凯恩斯主张政府为了消除供需不平衡应该增加公共投资,给普通人钱,从而刺激消费。

增加财政支出的方法更好。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将钱分配到普通人手中,从而创造出有效需求。在这里,有效需求不仅指想买的欲望,还包括能够购买的能力。

虽然企业可能不会投资,创造不出有效需求,但大多数人为了生存,还是要购买最基本的生活物品的(即使早上可以饿着,到中午也会撑不住,有的人撑不了一节课就饿了。不论贫穷或者富裕,一日三餐少不了的事实是大家都明白的)。所以,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大量财政支出会立刻创造出有效需求。

接受了凯恩斯建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新政中开始在泰晤士河上建大桥,劳动者拿到钱又可以吃饭、喝罐装咖啡,罐装咖啡的库存减少,经济形势好转,劳动者又拿到工资……出现了这样美好的画面。

凯恩斯的思想带来了经济学上的革命性变化。从亚当·斯密开始,主流经济学一直崇尚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市场,即“供给创造需求”。当然,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对的。新事物的登场必定会创造出新的需求。难道大家没有戴隐形眼镜、使用电脑吗?

之前的经济学(常被称为古典学派经济学)不会特别注意需求的问题。因为只要供给得当,企业在市场上就会以合理的价格卖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没有人失业,大家都过得很好。当然也会有危机,有时候市场会失去平衡,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最终会回归平衡。这就是“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我们来看一下凯恩斯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吧。

“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亡、消失。”凯恩斯的一句话就把古典学派踢出圈外。说什么均衡、回到均衡状态,长期以后,我们都已经不在了,那还有什么用呢?

对个人来说有效的选择对社会整体而言有可能是不利的选择,这就是节约悖论。市场会在长期内实现平衡,但是到时候我们不都死亡消失了吗?这是剑桥学派的绅士凯恩斯的回答。

凯恩斯甚至将自己的书命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说古典学派经济学在非经济危机等特殊时期才适用,他本人的书和理论更具有一般意义,这是一种非常自信的态度。虽然学者应当谦虚,但是最起码的自信心还是需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