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创新就等于死亡(4)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这一切后果都是因为米尔肯的过激行为,以及风险管理和运作中的失误。“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些虽然在德崇工作,却与垃圾债券毫无关系的人们,他们被连累,最终也失去了工作和毕生积蓄。但是对于德崇的破产,我却没有丝毫同情,”弗里德森后来评价道,“所有公司都可以像德崇这么运作,把所有的资本金都压在一个‘超级成功的王牌产品’上,可是没人这么做。事实证明他们没这么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样做风险实在太大。”任何一个投资银行如果只依靠一种产品作为其收入和利润来源的话,都是非常危险的。拿垃圾债券的例子来说,当米尔肯开始耍花样应付监管机构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垃圾债券的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但以米尔肯为首的德崇证券的领导层却一直在欺骗自己。利率上升,而经济却开始下滑,突然之间,发行垃圾债券的这些公司中有高达1/10的公司不能履行其债务。即使像收购之王克拉维斯,其大量的并购业务也不得不暂停下来,自然它们能给德崇带来的佣金也终止了。即使米尔肯没有去钻证券法律的空子,德崇这种完全依靠单一产品的公司也一定会随着这个产品生命周期到达终点而开始下滑。而德崇又非常不智地使用了自己公司的资本去回购一些投资者手里的不良债券,这简直是给公司已经十分难看的资产负债表雪上加霜。终于在1990年,一个时代的传奇——德崇证券申请破产。

德崇证券公司垃圾债券昙花一现式的辉煌,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在华尔街要取得成功,只有一个高招是不长久的。要在创新的战场上常战常胜,投资银行就必须有一系列的好产品。即使如此还是不够的,投资银行要科学合理地发展这些好产品,当一个成功产品生命周期到头的时候,马上就要有另一个新的好主意随时随地准备好冒出来。而事实上,当垃圾债券的风头褪尽之时,华尔街开始转到更加危险的方向,开始人为地为其创新产品延长赢利周期,其做法包括杠杆的使用和刻意地达成一些低质量的交易。正如迈克·梅奥在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听证会上所说的,整个投资银行界都疯了,变成了“吃了兴奋剂”的行业,整个金融行业贷款总额的增长率要超过整体经济增长率的两倍。“银行主动地推动企业做那些本来不应该做的贷款,”梅奥评论道。

拉涅里的心血结晶其实只是一个替罪羊而已,是投资银行业采用了他所开创的担保债务凭证,并进一步地把这种产品衍生成了次级担保债务凭证,然后再衍生成了更加复杂的平方结构次级担保债务凭证,然后再一次地衍生成了立方结构的次级担保债务凭证。在2006年,当这些担保债务凭证产品开始引起热潮时,拉涅里本人则不断地在公开场合警告并且呼吁投资者认清这些衍生产品的高风险。(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谈到这些担保债务凭证变得越来越新奇,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而发行方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使服务费不断升高从而获取更高利润。)这些新产品在市场上越是成功,产品战略越是有效,就越难以行业行为准则来约束这些投行。就像所罗门兄弟公司在1991年的国债交易丑闻,德崇证券也是在犯同一性质的错误。所罗门兄弟公司最后之所以能幸存下来,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它一直是现在花旗集团的一部分);而原德崇证券的高级交易员们则转去了其他投行继续施展他们的魔法,直到现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里还是随处可见原德崇员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