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纳马拉说道:“2003年,我进入商学院,开始学习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和我同期的大部分同学都希望在毕业时能找到投资银行兼并和并购部门的工作。两年后,当我们即将毕业时,大部分同学都希望找到对冲基金或收购基金的工作,稍微次一点则是在投资银行里直接服务这些基金的首要经纪部找到工作。而现在,由于华尔街忘记了自己的传统业务,激进地推进金融创新,使得热钱肆虐,这一切导致了市场崩溃,公司破产。对于我们这些投资银行家来说,我们所想的就是赶快找到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都行。”
他为什么要离开高盛?
63岁的凯文·康韦做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拒绝了高盛向他伸出的橄榄枝,邀请他成为高盛的合伙人,在高盛公司整整125年的历史中他们只对两个人做出过这样的邀请,其中第二个人就是康韦。高盛一直非常自信,他们认为高盛的合伙人职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拒绝的,所以在细节确定之前,高盛就已经把康韦的名字在各种报告和媒体报道中列进了公司合伙人名单。高盛管理层万万没想到,两天之后,康韦让高盛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下巴都直接掉到了地上,他宣布谢绝高盛的邀请,他非但不想成为高盛的合伙人,而且还要离开高盛,加入一个名为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的收购基金。
随即各种传闻在坊间不胫而走。不愿当高盛的合伙人?!这就像是一个顶级投手得到了纽约洋基队的邀请,却选择在小联盟里混日子。任何人在神志清醒的时候都不会作这样的决定。甚至有报纸撰文分析康韦的决定,他们解释说康韦不接受高盛的合伙人邀请是不愿意承担作为一个合伙人可能会有的债务负担。因为当时高盛还没有上市,也没有人可以预测高盛的上市计划,所以这个连带债务责任可以勉强地自圆其说。但是这家报纸的分析也并不让人信服,毕竟从来没有什么人因为这个原因拒绝合伙人邀请,能够成为华尔街投行的合伙人几乎是所有金融业者的终极梦想,那是通往顶级财富的捷径,更何况这是全华尔街都在追逐的高盛公司的合伙人职位。
但是1994年是金融市场非常不稳定的一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证明在华尔街工作并不总是称心如意的年份之一。意外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春夏两次大额加息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混乱。随后,以墨西哥比索贬值为导火索,新兴市场开始了一波接着一波的金融危机。高盛的合伙人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叛离公司,到了1994年年底,大约只有2/3的合伙人还留在岗位上。可是即使如此,康韦的决定在华尔街上仍然是“骇人听闻”的。一般来说,离开高盛的唯一理由就是去从政,例如鲍勃·鲁宾和乔恩·科赞;要么就是去当慈善家,比如利昂·库珀曼从高盛的董事长位置上退休之后,自己创业,创立了欧米茄公司,这也是符合逻辑的。但是,自己主动拒绝风光无限且发展前景大好的高盛合伙人的位置,康韦的决定给整个华尔街一种奇怪的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华尔街上,顶级投资银行一直是大家钦佩及尊重的对象,对于年轻的银行家来说,这是一个迅速往上爬的最好阶梯。能在顶级投资银行里工作,是让行业里中等企业的职员们无比艳羡的事。更别说是高盛了,能在高盛工作就是这个行业里几乎所有人的职业目标,更何况康韦婉拒的可是高盛的合伙人位置啊。康韦拒绝投资银行最精英的合伙人机会而选择去一家私募基金工作,这是投资银行业在金融市场里逐渐失去其精英地位的一个信号。对于康韦这样的高级精英来说,成为华尔街顶级投行的合伙人已经不是其职业生涯的最高目标,因为外面还有更好的机会。哪些是更好的机会呢?在那些激进的年轻银行家眼里,在那些顶级私募基金,比如黑石集团,或KKR,甚至包括康韦所选择的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公司,都是最好的职业选择,如果能加入顶级的对冲基金当然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