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挣脱已有观念的束缚,提高自己,然后再重新站起来。这就是罗马人的性格。
这不是说失败是好事。失败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失败只是失败。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也就是怎样对待失败。
……
在王政时代,罗马已经和邻近各部族建立起同盟关系。尽管部族不同,但是,他们使用同样的拉丁语,信仰同样的宗教,风俗也很接近,所以统称为拉丁民族。各部族之间的同盟就叫“拉丁同盟”。
初期的“拉丁同盟”,主要是一起祭祀共同信仰的诸神。他们一年一度汇集在阿尔巴诺山上,在朱庇特神殿举行祭祀活动;模仿希腊奥林匹克举办比赛,组织体育活动几乎是唯一的共同行为。
后来在罗马七个山丘之一的阿文庭山上建起了供奉狩猎女神黛安娜的神殿。黛安娜女神也是拉丁民族共同的神,其重要性仅次于朱庇特神。该神殿的建立加强罗马在拉丁民族同盟中的主导色彩。因为在祭祀女神的日子里,拉丁同盟的各加盟部族,都要带着妻儿老小来到罗马,参加祭祀活动。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军事行动成为了拉丁同盟的共同行动。
尽管罗马的主导色彩加强了,但是,在当时,由于罗马的力量还没有凸显出来,所以拉丁同盟各部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是对等的,同盟关系并不牢固,同盟国之间也常有战事发生。公元前509年罗马转为共和政体后,这些同盟国纷纷背离罗马,显示了当时的拉丁同盟凝聚力之脆弱。站在同盟各国的立场上来看,他们一定认为他们的同盟对象不是罗马,而是统治罗马的国王。罗马废除王政意味着解除与其他邻国之间的同盟关系。
有了这一前车之鉴,罗马在稳固了共和政体后的公元前494年着手重建拉丁同盟。同盟的主要目的从宗教祭祀变成了军事行动。在同盟协议上,明确规定要建立共同的队伍对付共同的敌人。同盟军中,罗马军队占一半,其他各同盟国的军队占一半。因为这个时候,罗马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罗马一国的领土甚至超过了拉丁同盟各国领土总和的三分之一。同盟军的构成也反映了拉丁民族当时的力量分布状况。
……
毫无疑问,罗马人是保守的。但是,即便对保守的生活方式难道不是该改的要改,不需要改的就不改吗?进入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改变了对外关系形态后的罗马人,没有改变公元前八世纪罗穆卢斯以来的罗马人的特点之一,即同化失败者。《列传》作者普鲁塔克认为罗马强大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这种性格。但是,它为什么会与托因比评价的“政治建筑的杰作”相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