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真人真假事
《社交网络》这部影片若搁在中国,一定会引发官司。不信你试试拍一部腾讯马化腾的传记片,站在360的角度来拍,我估计“诽谤”、“污蔑”、“丑化”等词语会满天飞,那家电影公司即便支撑到发行那一天,也避免不了赔礼道歉、弥补精神损失之类。倒不是说咱们国家的法制特别健全,公民声誉倍加保护,而是咱们有儒家文化,见面必须谦让,至于背后捅刀子那是必然的。除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网民,跟一个无冤无仇的大名人较劲,其实并不属于中华文化的基因。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2010)讲的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创业的故事,取材自2009年的一本书,叫做《不经意成了亿万富翁》,作者本·麦兹里奇也是哈佛校友。他的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法庭记录,公开的信息;二是Facebook另一个创始人爱德华·撒夫林,就是影片中那个埋头干活、不愿移居硅谷的小帅哥。麦兹里奇当然想采访扎克伯格,但被拒绝了。写作过程中,撒夫林和扎克伯格庭外和解,前者的股份从0.03%增加到7%,目前他的身价是13亿美元。估计马克开出的条件包括不许撒夫林在外说他的坏话,因此,撒夫林中断跟麦兹里奇的合作。
从完成的影片来看,撒夫林被塑造成诚实肯干,吃苦耐劳,但缺乏商业远见,真正的“坏人”是原先Napster的创始人、那个花天酒地的西恩·帕克,而马克则夹在中间,他听信谗言,抛弃朋友,但骨子里不是坏人。美国有两类传记,一类是主角自述或者授权的,长处是够权威,短处是往往只挑好的说;说得严重些,即便弄虚作假,只要不穿帮就没事。但美国人作假层次较高,通常不是贴金,而是夸大不堪的往事,比如詹姆斯·弗雷的自传《百万碎片》(又译《岁月如沙》)走红后,有一家网站经过六周的调查,发现书中描写的吸毒、犯罪记录等肮脏过去全是虚构的。还有一类传记叫做“未授权”(unauthorized),当事人没有授权,甚至压根不愿接受作者的采访。我刚到美国时,看到这类传记,心想,那有什么价值,值得在封面上夸耀吗?岂知,得不到当事人合作,言下之意就是有猛料。好吧,你不愿开口,我去找你的老同学、老邻居、老朋友,还有,你的仇人,他们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想必马克未曾料到书会被拍成电影,而且电影会叫好又叫座,当然,即便他料到今天,我猜他也不会向书的作者或电影的主创来“澄清事实”。从他的角度,不开口是最好的公关,因为他处于明处、强者地位,他说什么都会对自己不利。这也是西方的明星名人一般不会控告他人污蔑诽谤的主要原因。影片拍摄期间及放映后,马克的表态十分温和:“我只是希望我活着的时候不会有人拿我的事拍电影。”他在奥普拉的节目上说,他的生活没有那么戏剧化,影片基本上是虚构的。
马克不是自我辩护,你可以从影片编剧艾伦·索金那儿得到证实。这位编《白宫群英》的大牌编剧解释道:“我无需忠实于事实,只需忠实于叙事。”换言之,他看中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戏剧真实。不仅影片中的大量细节都是索金杜撰的,连主要人物的塑造你也不能当真。退一步讲,如果马克状告索金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按照咱们的逻辑或法律,他是能告赢的。但是,他不会告,他和他的公关团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好莱坞一贯的编戏手法”,言辞间没有一丝愤怒。这就是名人百炼成钢、修炼成仙的标志,即不为外界所动。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看到人家报纸上一篇批评文章便大声谴责,通常是弱小的表现。内心强大的,对褒扬和贬抑均一笑置之,用中国的老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前面介绍过的《硅谷海盗》扬乔布斯贬盖茨,盖茨没生气,乔布斯还请演他的演员冒充他在行业大会上发言,只有苹果的二号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认认真真指出影片中的小差错。可见,大人物要有大人物的风范。乔布斯说“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这话好莱坞影人都说过,言外之意就是“何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