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红花会之间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红花会的既定方针决定的。
应该说,红花会有聪明的一面,或者说于万亭有聪明的一面,他很清楚靠几万人的小打小闹,或者搞搞暗杀什么的,很难真正达到“恢复汉室江山”的目的,他们走的路线是策反乾隆,让满清的皇帝带头来反清——当然,前提是乾隆本人是汉人,人家要不是汉人,干嘛吃饱了撑的端自己的家底。
乾隆是否是汉人,在野史上是一大谜案,民间传闻也多,既然这里以金庸的小说为准,那就选择“雍正偷梁换柱,陈阁老儿子变女儿”这个版本吧。在书中,于万亭和乾隆生母“青梅竹马”,恰恰知道乾隆并非雍正亲子这个惊天秘密。也正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本为汉人的乾隆身上。
仅仅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曲线救国的好办法。毕竟,虽然所谓的“康乾盛世”据说并不美好,但经过多年统治,大清江山已经趋于稳定,老百姓的日子就算过得不好,却也没到水深火热的程度,将就将就也就过去了,揭竿而起就能一呼百应的可能性几近于零。老百姓向来讲究实际,既然有饭吃,收成好了还能有点余粮,那干嘛还跟你瞎折腾呢。所以,打打乾隆的主意,让敌人从最高层瓦解,也是个办法。但也恰恰是这个大方向,导致红花会对乾隆的迁就,导致了陈家洛的割爱。
另外,从情爱角度来说,乾隆对香香公主神魂颠倒,而香香公主却对陈家洛痴心,这个三角关系只会加强乾隆对香香的占有欲望——对感情有过些经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有时候你不一定真的很爱一个女孩子,但如果有一个事事和你铆足了劲较量的人去追她,那女孩子在你心中的地位也会拔高,不追还不行了。说到底,就是为了争一口气。
也正因此,乾隆才会“猛见对面梳妆台上大镜中自己的容貌,想起陈家洛丰神俊朗,文武全才,自己哪一点能及得上他?不由得又妒又恨,猛力一挥,温玉掷出,将镜中自己的人影打得粉碎,玻璃片撒满了一地”,看来老帅哥碰上小帅哥,妒忌才是主题词。
而恰恰是这种妒忌,断送了红花会的希望。乾隆的心理活动值得玩味,他心想“我贵为天子,这个异族女子却不肯顺从,原来是这陈家洛在中间作怪……他劝我驱逐满洲人出关,回复汉家天下,别要大事不成,反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现今我要怎样便怎样,何等逍遥自在,这件大事就算能成,亦不免处处受此人挟制,自己岂非成了傀儡?又何必舍实利而图虚名……这回族女子一心一意都放在他身上,好,咱们两件事一并算帐”。
乾隆本来就对“回复汉室”这个事情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生怕大事不成反而累及自身,又怕成功后自己也只是个傀儡,陈家洛和他“抢”香香公主,就完全成了导火索。
一个人要是龌龊起来,确实是永无止境,乾隆要“两件事一并算帐”,着实阴险。陈家洛呢?他面对“百世难遇的复国良机”,自然不会与哥哥乾隆决裂。这场政治婚姻注定发生,他没有第二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