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耀邦同志与中国为什么要改革(2)

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 作者:周海滨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是胡德平最近几年的作品集。与父亲胡耀邦一样,胡德平勤思敏行,经常在主流报刊上刊发文章,一是研究父亲胡耀邦的思想;二是对经济领域发表观点和建言。在身份和学者的双重因素下,胡德平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一。

与我访问的其他领袖人物后人遗憾没有与父亲好好谈心不同,胡德平不仅与父亲交流思想,而且及时记录下父亲的谈话内容。在胡德平撰述的文章中,来自自己当时与父亲谈心时的“日记”,成为第一手价值难得的史料。这或许与胡德平学历史出身有关,他深知,父亲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深思熟虑的,胡德平的聪明让我们知道了在家庭生活中的胡耀邦和他对时势的态度和判断,价值斐然。

对于我提的一些问题,他说,子女说父辈的经历,说不好,也许会有倾向性。另外,有些事情我没有切身经历过,有的虽然我经历过了,但是也是断断续续的。

他解释说,我更愿意谈观点、谈胡耀邦的观点,他对现在形势的预判,他的民富观念,他的反腐等。

比如,胡德平曾回忆说,1982年,父亲认为东欧的一些改革,“包括我们认为是最成功的匈牙利的改革,他说未必成功”。胡德平回忆说,父亲是这样解释的:他们的改革,他们的经济的改变,仍然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之中。“现在世界上有三种做法,中国到底要走哪条路,他希望(全党)来探索。第一个就是苏联的高积累、低消费、剥夺人民,强制发展生产的道路,他说这个我们不学。同时,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又出现一个高举债的情况,借来的资金多用于消费而不用于生产。他说这条路,我们也不能走。第二条路是资本主义的路,我们不走。就是过度的竞争,让人都异化、都变形了,完全追求利润了。他说这个我们也不能学。第三个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生产和消费应该怎样来配备,他说这个我相信五年、十年我们要走出一条新路来。

耀邦书记总说自己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会做到总书记;还一个是没想到退了以后还那么多人怀念他。

有人这样解释说,真正为民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对父亲的“两个没想到”,胡德平解释说,“我觉得这确实是个特殊的情境。‘文革’刚刚结束,给全国人民造成的灾难非常之大,作为当时新的领导人,粉碎‘四人帮集团’,这个功劳是很大的。没有这个进展,以后的问题也都谈不上。但还有一点,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完全回到“文革”以前我们的治国方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改革,他也出不来。他也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呼吁者。我觉得这是个特殊的历史情况,应该把这点也说清楚。”

那么,胡耀邦的改革思路的框架是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