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载入史册的八一(10)

星火燎原:建军的那些人与事 作者:哈战涌


南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国民党部队迅速从四面八方开来,敌我力量越来越悬殊。当时,第一次真正掌握了武装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三种选择:(1)就地不动——以南昌为中心,形成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蒋介石的南京政府鼎足而立的态势。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从当时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看,起义军是不可能久占四面受敌的南昌城的。因此,迅速及时地撤出南昌以保存有生力量是完全正确的。(2)上山——到江西、湖南的广大山区建立根据地,和当地的农民运动相结合,以便扩大革命力量。贺龙等人主张这样行动,但没有得到同意。(3)下海——南下广东,夺取出海口,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援,尔后再攻取广州,准备将来再次北伐。当时说是苏联运来一船军火,起义军到汕头一带海口就可取得。因此,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军事计划就定在起义军南下广东取得海港,得到苏联军火接济上。

南昌起义后,缺乏指挥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指挥者们没有多想,立即做出了“下海”这一事后看来最为不利的选择,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8月4日,中共中央致广东省委的信中也说道:“我们原定计划是攻击朱培德军后直奔东江。中央昨日会议议决令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因此,怎样按照中央这一战略方针早日到达广东,是前敌委员会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问题,别的就顾不上了。起义军没有休息,没有得到整顿,也来不及等候一些正在赶来的部队到达(包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等),就在起义的第三天即8月3日,匆忙地从南昌起程南下。

8月3日至7日,起义军先后撤离南昌南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