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离家的人更注重家的温暖(3)

响聊聊职场 作者:李响


在学校里没学明白,在校外也不老实,经常来家访的不是班主任,而是片区民警。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也会被嫌弃。没有上学的出路,家里只能托人给安排进工厂,学着做技工,用他姐夫的话说,就算老天开眼,他这辈子顶破天也就是个车间主任。

当工人本也是条出路,但他想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走在路上,偶尔看见有些学生背着画板、提着颜料桶,他觉得这个挺有范儿,想要学画画,说不定以后能当个艺术家。那时候的他已经20岁了,突然蹦出个这么没谱的想法,全家人都反对,只有姐姐支持。为什么姐姐那么善解人意?那是因为,甭管他画成什么样,至少不会出去给家里惹事儿了。

接着就开始学画了,他什么基础都没有,只能去一个地儿从头开始学--少年宫。他一到教室门口,人家说,家长不让进啊,他好不容易找出学员证,才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报的是初级班,从最基础的素描技法学起,班里就他一个20岁的,其他都是五六岁的孩子,教室的小板凳他勉强能坐下,再站起来都费劲。就这样,他开始和绘画结缘。

慢慢地学了一段时间后,他画画的技术就可以换成饭吃了,晚上学画画,白天出去打工,给人家画广告牌,“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一家只生一个好”之类的。也不知道倒了几手的活儿,到他这儿基本上没什么钱拿,但是他很拼命,一天画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在脚手架上啃个馒头,困了就躺上面眯会儿,睡的时候腰上系根绳子,怕摔下来。这样拼命干,一个月能有个400元的收入,好歹不用在家里吃闲饭了。

当年考不上大学,但他一直有个大学梦,揣着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他要去报考四川美院。家里又有了不同的声音,觉得已经有工作、有保障了,干吗还去做那个梦?20岁的石头终于清醒了,他说这份工作只能是“保障贫困”,他要出人头地。

20多年前考四川美院真是难啊,4000人报名,只收13个。补习专业课的时候,他画了一天,课程结束后往三人合租的小屋走,看着屋里的小灯亮着,想抬脚却累得挪不动,觉得那个路好长。他咬咬牙,心想死都要死在这条路上,因为自己实在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必须得撑下去。

就这样连考了三年,美院都没录取他,但最后一年,他终于考进北京服装学院。新生报到的那一年,他已经23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