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不撞头,不知道前面是墙(1)

响聊聊职场 作者:李响


28岁之前的刘同,职场动荡,在一档节目做两年多,已经是那时候的他做得最长的一段时间了。那时候他就是那么的飘忽,飘忽得有些不靠谱。

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只是这样,就跟老板说不做节目了,要去做广告。因为他觉得自己跟广告接触很多,就想做广告才能给公司创造直接收益。他也如愿以偿了,被老板调去做广告的副总。

可他毕竟从来没做过,人家其他做广告的,一个业务员可能都已经是老手了,他没有业务能力去管那些总监,只能自己也去跑销售。打电话时,还装:“你好,我是光线传媒的销售。”好不容易约个客户跟人家见面,经常是他一个人口若悬河地跟人家聊。

他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给一个客户发短信约谈,人家答应了,他觉得好开心。第二天再给人家打电话,打一个对方没接,他想可能人家很忙;过一小时之后再打,心想一小时过去了,对方也应该接了吧;还是不接,他想这人太没礼貌了。后来再打第三个,被挂掉了。那就等你回电话,一天,两天,三天都没回。刘同就会想,太不尊重人了,大家都是人,为什么不尊重我?

当时他的思维就是,社会上人和人是平等的,你知道我找你,你不回我电话,就没把我当人看。又过了一个星期,他知道再不联系的话,这个单就没了。最后鼓起勇气再打一次,豁出去了。

响了一声,对方就接了,说对不起今儿没时间,明天下午能不能见一面仔细谈。他当时就傻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些广告人是这样的,可能忙到几天不能接电话,可能有更重要的人得面对,忘记了说好的时间也不会内疚,但是他们认准的机会也不会放过。

经此一役,他明白了,做广告要学会没心没肺一点儿,像他那样的文艺小青年,特敏感,一天到晚自己跟自己还演戏呢,演得天翻地覆,别人谁在乎?广告的尴尬,让他心中的文艺小青年旁边,多站了个普通小青年,以至于后来他也就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问题,而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了。

当然,他终究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广告人。尴尬了将近半年,他想真不应该转行,要不就认输吧,就又跟老板说还是做回节目吧。老板依然爽快地答应,还跟他说,其实当时安排他转岗时,就知道不会有很好的结果,但是参与一下广告业务,或许对做节目有帮助。

这个老板我没问是谁,但他说得太对了。在媒体行业,不懂销售的业务人,不知柴米贵,天马行空后以为做节目是艺术,其实做出来的产品没价值;不懂业务的销售者,一天到晚把自己看低,只会哈着客户,忽视节目的品牌价值,只懂吆喝贱卖,早晚被其他销售精英淘汰。

以前刘同以为,所有客户都要回扣,所有客户都去夜总会,觉得广告行业特别“脏”,但是那半年实践得出的感悟,让他相信其他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只要找到共同目标的客户,节目的发展和产品品牌的目的一致,就可以真正共赢,他相信可以找到专业、职业的客户,一定可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