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激情初现(9)

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作者:(美)张盈盈


我们还告诉她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双方父母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日后的国共战争。在我给她讲过的许多故事里,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期间我父母几乎失散的故事给她留下尤其深刻的印象。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我的父母把这个故事重复讲述了无数遍,所以我们也反复向孩子讲起这个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军袭击了北平近郊的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飞机轰炸了上海和杭州。我的父母当时仍住在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所有的南京政府部门都在准备撤往内地。父亲收到通知,他和他的家人将可以搭乘一艘由政府提供的轮船,由长江逆流而上,迁往湖南。11月14日,就在南京沦陷前一个月,我母亲带着姐姐菱舲回到宜兴附近的老家。因为我的外公那时刚去世,母亲打算把她的母亲和弟弟接走,同我们全家人一道逃难。菱舲当时只有一岁,而我母亲正怀着我哥哥张铮铮。当父亲得知他的部门将要撤退到芜湖时,立即托人捎信给我母亲,叫她回来后即刻由水路前往芜湖,而不是回到南京。之所以选择曲折的水路,是因为当时的陆上公共交通——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都经常因日军轰炸而中断。

父亲在芜湖即将登船出发那天,母亲和她的家人还没赶到。他们本应于4天前就到达芜湖的。父亲每天都在岸边焦急等待。他在码头上跑上跑下,查点每一艘进港的难民船,但母亲却不见踪影。最后一天,当官船即将开走之际,我父亲几乎急疯了。在绝望中,他开始对着每一艘驶近的船呼喊我母亲的名字“以白,以白”。便在此时,奇迹出现了。母亲从其中一艘小船中探头出来,回答道,“是我,我在这里。”从我幼时起,父亲就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他说,他为此感谢上苍,因为否则的话,母亲和她的家人不可能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

我们还向纯如讲述了接下来的南京大屠杀,并对她说,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残酷罪行。我们从来没想到,这些在晚餐桌上随口说来的故事有朝一日会促使纯如写下畅销全世界并改变全世界人民对二战看法的《南京大屠杀》一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