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你的优势变成特长(4)

找准位置才有作为:你也可以成为不可替代的职场精英 作者:心放


曾国藩对我的启迪也很大。曾国藩在他的兄弟姊妹中是最笨的一个,小时候读书,人家都早就背诵下来的诗文,他却怎么也背不下。但是,曾国藩却并不气馁,而是坚持背好。这竟使他发现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成就大业的秘诀,就是一个“笨”字。

“笨”字从“本”。肯下笨功夫,敢于铁棒磨成针,乐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种品格了不得。这正是成就一切伟业最为重要的素质。

曾国藩从政后,尽管起初仕途一帆风顺,但是创办团练,组建湘军后,却总是遇到阻力。四十多岁的曾国藩通过坚持不懈地写日记,自我反省,来磨炼自己,砥砺自己的心性,终于“浴火重生”,大功告成。在心灵和精神上建立了成功的“模型”。这是他最终能够战胜强大的天平军,成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备受推崇的名臣的一个重要原因。

揭开这个“笨”字的谜底,其心理机制就是想象,其方法说到家就是反反复复地在头脑里“放电影”,尤其是“倒放电影”。

这个心灵斗争的过程是如此波澜壮阔,如此地天翻地覆,如此地翻江倒海,如此地千锤百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个中滋味。

因此,我说,很多人都说要学曾国藩,实质上,大多数人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深入“骨髓”,更没有深入“心灵”,其原因就在这里。

成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经历了一个从一介书生到军事统帅的蜕变,起初他屡战屡败,曾三次自杀未遂。而正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正是在自己调动心中的百万雄兵的心性锤炼中,他找到了反败为胜的法宝,也就是著名的“屡败屡战”。他正视自己的失败,在失败的基础上继续战斗,直至成功。曾国藩最为高明的莫过于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劣短长,即:长于战略统御而拙于战役战斗的指挥。他直接指挥战斗,常常失败,而他统筹兼顾,谋划全局的本领却是高人一筹的。于是,他把指挥战役战斗的权力下放给部署,而自己主攻战略部署,最终以正确的战略部署打败了太平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