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5年:一粒不幸的“种子”(2)

柔韧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作者:张翼


俞敏洪始终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柱,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精神存在,凡是走进新东方课堂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活力、顽强和豁达。“理想来自于对未来的期待,正是这种期待使我们有勇气、下决心活下去。要想让期待变成现实,就需要付出努力。”

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命运。病休的那一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俞敏洪的心态与心境。没休学之前,追赶同班同学就是俞敏洪的精神动力。有了这次病休的经历,俞敏洪深感“活着就挺好”。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现实的奋斗目标: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最后如果国家能给分配个工作就更好了。没有放弃努力的俞敏洪,因为病休,反而收获了更加豁达、更加释然的心境。

因为大三时得了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俞敏洪从北大1980级转到了1981级。同学聚会时,1980、1981级同学相互拜访、互致问候,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看望俞敏洪,因为两届同学都认为俞敏洪不是他们的同学。俞敏洪感到非常痛苦,非常悲愤,非常辛酸。那段时间,俞敏洪一边自我砥砺、誓不言弃,一边阅读外国名著修身养性,看得最多的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以及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

可以说,俞敏洪的大学生活不是很成功。他极端敏感、心浮气躁,没有很好地去规划,没有快乐地去学习,虽然也曾有过许多憧憬,但始终笼罩在自卑的阴霾之中无力走出,把年轻的心揉搓得很疲惫。

北大求学的5年,俞敏洪累计阅读图书800多本。按说,这是个非常值得骄傲的数字。但是,俞敏洪有自己的遗憾:“在大学读了很多书,但几乎没有哪本书中的重要思想能够信手拈来、活学活用。现在想来,要是在大学不是那么虚荣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是踏踏实实钻研几本书,可能现在学问的境界和思想的深度就不一样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人生为一大事而来”。教育成就人生,人生的大事存在于为了理想,坚守信仰的义无反顾、毅然决然之中。

北大学子以叛逆著称,清华学子以务实闻名。有细心的好事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北大校园里的树大都是歪着脖子往上蹿的,而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树多是笔直向上的。这种并无根据的“自然现象”被移用为对北大、清华学子的个性点评。北大是俞敏洪学习的起点,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痛苦的过往。苦难与光荣同在,幻灭与梦想并存,挫折、挣扎、折腾、折磨,俞敏洪最终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我是一粒不幸的种子,蒙受着不能发芽的痛苦。”决意实现自我价值之时,难免面临类似窘迫而尴尬的生存状况。不过,人生之所以能够幸福,在于始终不自暴自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