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场医疗(2)

清日战争(1894-1895) 作者:宗泽亚


战争中,西方红十字会支援清国的活动受到日军的关注和监督,曾派遣代表和医师前往红十字会医院进行视察。红十字会是民间的中立组织,医疗只限于人道意义上的救助,医疗规模和条件难以适应大批战伤救助的需要。明治天皇早年曾宣布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因此战争中的日本对西方人协助清国救死扶伤的行动表现出相当的宽容。辽河平原作战期间,大本营派遣了一支特殊使命的医疗小组,前往西方人在营口设立的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战伤学研究。日军陆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村田步枪的实战性能。军医小组在红十字医院详尽调查了负伤清兵的伤口状况。结果发现,大部分清兵中枪位置,多发生在身体背部或臀部,身体前部被弹者非常稀少。这一调查结果和前线作战兵士的报告研究表明,负伤清兵是在逃跑的状态下,被敌军枪弹命中的。按照村田步枪的设计性能,弹头在500—600米之间具有最佳穿透效果,而清兵的软组织伤口内大多数留有弹头,可见一些清兵是在逃至1,000米以上时,被无力弹头追伤所致。

清军医疗制度上的缺陷,导致清国对日作战中处于极端被动的境地。西方红十字会奇迹般地出现,无疑给清军送来及时雨。他们无所求地向清国人伸出援手,外来文明对封建王朝进行了又一次道义上的精神感化。然而,清国人却没有在他的史书上,给为大清国作出贡献的外国红十字会留下感激的纪念篇章。

日军战场医疗

日清战争的战场卫生,是日本近代第一次海外作战遇到的最大课题。日军陆军野战卫生长官军医总监石黑忠惪,负责战争中野战部队的卫生事务,统理伤病者治疗、送还后方、疾病防疫等职责。履行职责包括卫生部人员调遣、医疗物资补充、恤兵团体的指挥监督、战地各军医部编制下卫生部队的指挥监督、内地部队的卫生勤务和陆军省医务局间的统辖。

日军军医指挥机构主要分类,军军医部(第一、二军司令部各设置一单位);占领地总督部军医部;台湾总督府陆军局军医部;南进军军医部;师团军医部;兵站军医部;威海卫占领军及混成第七旅团军医部。部门编制有:队属卫生员;卫生队;野战医院(近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师团各设两单位,第五师团设三单位);卫生预备员;卫生预备厂(各师团设一单位,归兵站部调遣);患者输送部(各师团设一单位,归兵站部调遣);兵站部附属卫生部员(分为兵站监督附属、兵站司令部附属两种)。

从1894年6月入侵朝鲜至1895年12月从辽东半岛撤军,日本在朝鲜、清国本土、台湾、日本内地的出征部队和本土部队中,死亡者总数达20,159人,占总兵员数285,853人的7%。海外战役中,日军共死亡13,488人,其中病死11,894人,占死亡人数的88%。出战部队患者数为171,164人(朝鲜22,061人、清国本土83,299人、台湾65,804人)。战地入院患者数为115,419人,其中送回日本本土治疗的患者,朝鲜和清国本土共40,300人、台湾27,300人。日军在战场上的非战斗减员比例之高,远远超出了日军的预想。

作战部队大量伤病死亡的原因,除了战斗中直接死伤外,大部分是因战地气候环境恶劣、居住状况简陋、清洁饮用水缺乏等因素引起的疾病造成的。尤其在朝鲜、辽东半岛东南部、台湾及澎湖岛作战中,部队遭遇疫病袭击的惨状丛生,痢疾、霍乱、伤寒、疟疾、脚气等疾病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陆军在战中发生意想不到的脚气大流行,使战争中枢的军医总监,为明治军队创建军医制度的医学博士石黑忠惪受到各方的批评指责。1897年,石黑辞去医务局长职务,但他创建的军医制度对军队的战伤救治仍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清战争期间,日军卫生系统的运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战地救护

战地救护作业是战争中日军最重视的战场行为之一,救护行动不但可以挽救生命,也能最大程度保护作战部队的有生力量,形成第二次投放战场的后备军。日清战争的战地救护,是对日军海外作战机制的初次考验。在陌生的作战环境下,日军庞大的救护、救助、救援机能,令欧美军队震惊不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