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升号事件(1)

清日战争(1894-1895) 作者:宗泽亚


3.2 高升号事件

击沉高升号

1894年7月25日,清日两国军舰在丰岛海域遭遇,双方间的海战拉开了清日战争的序幕。交战中清舰广乙号负伤脱离战场搁浅自爆,操江号不战而降,济远号战中脱逃,三艘清国军舰完全放弃了护卫送兵船的职责。混战中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英籍商船高升号,自视为英国籍船,孤傲地通过战斗海域。日舰浪速号观察到船上乘载大量清兵,立即放空炮两发命令商船抛锚停船。上午9时15分,高升号被迫在肖帕尔岛附近投锚接受日舰临检。“浪速”舰派临检官见善五郎大尉和蒿谷少机关士乘坐舢板登上高升号。临检证实,船籍系英国印度支那汽船公司所有,属上海怡和洋行的财产。“高升”号受雇于清国政府,船内载有1,200余名清兵、菲律宾人3名、水夫64名、船长等西洋人8名。商船前往目的地朝鲜牙山,船内载有大炮12门和大量弹药,确定是增援牙山的清国军队。

临检官返回复命,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认为,高升号违反了日本政府向清国政府发出的最后通牒期限,下令捕获高升号,命该船和乘员降伏随行。高升号船长高惠悌主张,本船出港于7月25日之前,不在日本政府通牒期限之内,因此保留返回大沽港的权利。此时,甲板上气氛鼓噪,清军官兵拒绝投降,纷纷拿起枪械与日舰对峙。两舰船相距300米,双方用旗语对话达四小时之久,交涉未取得任何进展。高升号与浪速号对峙交涉中,搭乘高升号随清军前往牙山的退役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在清军、英国船长、日本海军之间调解未果。

下午1时许,浪速号升起攻击信号旗要求高升号乘员即刻离船,并向高升号发射鱼雷一枚,可是鱼雷没有命中高升号。高升号舰桥桅杆升起红色警报旗,汽笛嘶鸣通告全员弃船逃命,船上清军顿时大乱。船长等西洋船员趁混乱跳入海中逃命,会游泳的清兵也争先恐后跳入海中,甲板上清兵向逃跑者开枪射击。浪速号15厘米速射炮朝高升号开炮,炮弹命中动力汽罐,蒸汽和煤烟喷出,接着船体多处着弹发生倾斜,清兵从甲板上滑入海中,落海逃生的清兵同时遭到日舰水兵的射击,下午1时46分高升号沉没。

日清两国海军在丰岛海域的遭遇战,使清军蒙受巨大损失。济远舰重伤,死13人、伤27人;广乙舰负伤搁浅自爆,死10人、负伤40人、18名水兵被英国军舰救助;操江舰投降,82名清兵成为俘虏。高升号搭乘的清兵溺死者1,030人、菲律宾人3名、水夫64名。日舰浪速未实行国际赤十字救援义务,只派舢板小舟营救了船长等4名西洋人船员,同船其他4名英籍船员未能获救。当高升号开始下沉时汉纳根落海逃生,和大约170名乘员随波漂流至肖帕尔岛附近。在汉纳根的帮助下,112名清兵被德国军舰搭救。高升号事件的发生,使清军在朝鲜半岛的作战力量,失去了1,200名精锐部队和12门大炮火力,日本方面确保了在朝鲜战斗力的绝对优势。

丰岛海战后日本大本营内呈现的一幕,桦山资纪军令部长宴请作战归来的舰长。处于兴奋状态的东乡平八郎向出迎的同僚豪言,“我成功了!”,大家为之一番赞誉祝贺。听到此话的秋津洲舰长上村彦之丞,面带讥讽的笑意说:“东乡你可真是个乱暴的家伙!”(暗示东乡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之事),众人哄堂而笑。

事件的葛藤

日本海军在公海悍然击沉英籍商船的事件之后,英国国内舆论哗然,政府照会日本公使,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官斐利曼特(Edmund Robert Fremantle)获悉高升号被日舰击沉的消息,立即派军舰前往朝鲜近海出事地点搜索证据问罪日本舰队。

这一事件震惊了日本朝野,政府唯恐事件招来国际社会的全面谴责,极力为自己的行为掩饰。7月29日,日本政府命令法制局长官末松谦澄前往调查。末松谦澄首先向高升号船长、乘组员、搭乘清国军舰操江号的丹麦人询问事情经过。并且向各位西洋人惠与高额救恤金,安慰受难者无辜卷入事件。高升号船长得救恤金2,000圆、一等驾驶手(大副)1,500圆、导航员800圆,8月4日以后分别予以释放或出院。日本政府的做法试图让英国人知道,日本政府对事件的处置是以诚相待毫不怠慢的。接着陆奥外务大臣指示召见英国驻日本代理公使,会见中报告了调查的全部结果,指出当发现帝国军舰的不幸行为造成的伤害时,政府立即对遭难者给予了相当的补偿。代理公使表示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会立即将调查结果电告本国政府。

高升号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议论,8月1日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国际著名法学学者,先后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评论日本行为的正当性。主张“日本向清国发出最后通牒的时限是7月25日,而清国无视警告于25日继续向纷争地域增派军队,清国显然在挑战日本的通牒,没有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诚意。高升号商船的性质由此转变成敌国船舶,击沉高升号符合战时国际惯例。”事件造成的影响虽然因为英国法学学者的文章使世论趋于沉静,但是8月3日英国外务大臣给日本驻英国公使青木发去书面信函,指出:“英国政府对本事件的态度,认为日本政府应负主要责任,具体结论须待详细报告判断。”英国官方没有因为世论对日本的批评趋于沉静,就认同知名学者的意见,坚持主张日本应负的责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