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分两路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作者:程中原


下寺湾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即分两部分行动。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南下,于11月5日到达甘泉县道佐铺红十五军团司令部,同徐海东、程子华会合。毛泽东指挥了11月下旬在直罗镇战役,歼灭东北军一 九师和一 六师六一七团,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巩固了根据地,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张闻天同博古、刘少奇、邓发、李维汉、董必武、林伯渠等11月4日送毛、周、彭南下以后,没有立即离开下寺湾。11月5日,张闻天在这里又召开中央会议,讨论根据地工作。张闻天就反倾向斗争、土地问题、武装群众、苏维埃选举、党的建设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话。他在会上还宣布了将原陕甘特委改为陕北省委的决定。这次会后,张闻天即率领中

共中央机关北上,经高桥、安塞、蟠龙,于11月10日到达安定县瓦窑堡。

在陕北,瓦窑堡算得上是一个繁荣、体面的城镇。镇上石窑洞、砖瓦窑洞较多,瓦窑堡因此得名。镇子周围有兵工厂、造币厂、弹药厂。离这里不远的清涧,有机械修配厂、被服厂。南边百里延长一带,蕴藏石油。瓦窑堡当时是陕甘省委驻地,陕北根据地的政治、经济中心。

中央机关和红军进瓦窑堡的那天,刚下过一场雪。当地组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数千人齐集在南门口到磁窑一带,敲锣打鼓,非常热烈。红军战士、干部虽然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情绪很高昂。驻下以后,粮食、蔬菜、被服等给养很快都得到了供给。红一方面军自从1934年10月突围西征,离开南方的老家江西瑞金以后,一年多来,一直辗转流动,无根据地作战,历尽千辛万苦,现在终于在陕北的瓦窑堡安上了新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取得的一个伟大胜利。

革命有了落脚点,张闻天才成了家。同他结为终身伴侣的,是和他一起走过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刘英。刘英是湖南长沙人。1925年3月入党,在五卅运动中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转入地下斗争,任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1929年春受党中央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认识了张闻天。刘英后来转入国际无线电学校。1932年冬被共产国际派回中国。在中央苏区先后担任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长、组织部长。长征开始后,她担任“红章”纵队三梯队政治部主任。遵义会议后不久,接替邓小平任中央队秘书长。与张闻天朝夕相处,产生了感情。到瓦窑堡后,他们就在下河滩田家院的一孔窑洞成了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请客。熟悉的同志来坐一坐,说几句祝贺的话,喜事就办了。倒是毛泽东到瓦窑堡后,来窑洞闹了闹,算是补了“闹新房”这一课。毛好说笑,又刚在直罗镇打了大胜仗,情绪很高,他踏进窑洞就嚷开了:“你们要请客!结婚不请客,不承认!不算数!”碰到开玩笑的场合,张闻天口讷,不知对答。刘英伶俐、泼辣:“拿什么请客呀?又没有钱,又没有东西!”毛还是不放松,笑着说:“那 不承认!”闹了一阵,毛泽东又说:“我倒是真心给你们贺喜来了,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呢!”接着就当场念了起来。这首诗除了贺新婚外,还将张闻天的民主作风夸了一番。那时,毛洛二人,不仅路线、策略一致,思想感情也是很融洽的。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