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世纪后期,日本民富国强

历史总是令人叹息 作者:肖刚


  

随着外国侵略者的日益逼近,明治政府正遭遇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何摆脱落后贫穷的现状,如何争得民族的独立,如何进一步成为亚洲的强国,如何成就大和民族称霸世界的野心,是明治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了把落后的、弱小的日本建设成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资本主义强国,明治政府的元老们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伟大计划。

为了向西方学习,他们决定派一个庞大的使节团,去美国和欧洲各国进行考察。这个使节团由全权大使岩仓具视率领,伊藤博文则为全权副使。该使节团的使命是与欧美各国谈判并修改条约,还要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等进行全面的考察,以作为日本建设的参考。使节团在1871年11月启程,到1873年9月前分批回国。在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不断地给国内写信,随时介绍考察的情况,以便国内及时地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经验。明治元老们就是参照这些考察报告进行近代化建设的。为了建设日本,他们提出“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并以其作为建国的重要指导方针。

“殖产兴业”是指明治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的资金来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以期尽快地赶上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展之初特别重视资本的积累。对于处于资本主义起步阶段的日本来说,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发展经济的重大难题,也是日本进行产业革命必需的前提条件。和西方众多国家一,明治政府对原始资本的积累样是从土地入手的。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文化运动,旨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以及生活方式等,并以此来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而在整个文明的开化运动中,教育改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工人和军人,新政府取消了一直以来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转而向西方国家学习,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极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在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的影响下,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名流在明治六年(1873年)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并创办了机关刊物《明六杂志》。这一学术团体积极宣传改革思想,提倡自由主义、欧化主义,对日本人进行了全面的启蒙教育。明治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并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向日本人倡导西方的生活方式。

明治政府所采用的三大政策都是互相联系的。在维新元老们的心目中,“富国强兵”是最高目的,而“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只不过是中间手段而已。在“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取消旧的军制转而建立新的军制。提出改革军制的是山县有朋,他认为改革军制的目的就是“内以镇压草贼,外足以伸张对峙之势力”。可见,“富国强兵”不但可以用来抵抗外来侵略,更是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工具。

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从而建立新式的常备军。日本于1872年颁布了《征兵诏书》,于1873年颁布了《征兵令》,标志着日本建设新军的开始。实际上,实行征兵制是军制上的革命,主要措施是取消封建武士军队,剥夺武士垄断军队的权利,从民众中征兵,建立资产阶级军队。在建立新式军队的同时,解散了在维新初期改编的旧式军队。然而,征兵制也存在着不平等的因素,例如官吏和专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除服兵役,而且富人只要缴纳代役费270元,也可以免除兵役。

“富国强兵”政策的实行,使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了疯狂地对外侵略的道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提条件,而明治维新是在这种条件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以及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明治维新同时肩负着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国内,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使国家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给日本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殖民枷锁的束缚,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尽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