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的医学院建于1927年,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悠久的良好传统,是世界著名的医学教育中心之一,在这里求学、执教或做研究的世界著名医学家大有人在,如约瑟夫·普里斯特以及詹姆斯·扬·辛普森等。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专家,在中国有第一位在国外习医者黄宽,有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等。同时,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也是克隆技术的诞生地。
1.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1733年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兹市郊区的一个农庄里,是家中的长子。童年的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跟外祖父外祖母一起度过的,1739年母亲去世,随即他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相对富裕的生活为约瑟夫·普里斯特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他刻苦好学,成绩超群,先后学习了数学、古文、自然哲学、希腊文、拉丁文和希伯来文,在神学领域也曾有过研究。1764年获得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由此开始科学生涯。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发现了氧和其他气体。1767年,由于当时各教派纷争加之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他放弃了教士职业转行牧师,从此他有了足够的空闲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在这一时期,他写成了《电学史》一书,概述了关于电现象研究的完整历史。在写书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化学知识的缺乏,从而把兴趣从物理转向化学,开始思考空气的相关问题。1772年,他发现了二氧化氮,随之发现了氨和二氧化硫,是第一位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的科学家。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伟大的业余化学家,他的气体化学研究从37岁开始伴其终生。在分离和论述气体数目上他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人,发明了带酸味的汽水。1773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铜质奖章。他的一生出版了许多著作,著名的有《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三卷)。1804年,71岁的普里斯特利逝世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诺赞巴兰镇。
2.克隆技术的诞生地
1996年7月5日,小羊“多利”的出生使整个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克隆技术这一名词也随之广泛传播,“克隆”在生命科学中意指“无性繁殖”,伊恩·维尔穆特是这一发明的特别贡献者。
伊恩·维尔穆特,1944年生于英国汉普顿露西,在诺丁汉大学毕业后,他于197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74年加入罗斯林研究所,现在是爱丁堡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主任。他第一个研制出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新一代克隆,是著名的胚胎学家。在大学时代,伊恩·维尔穆特就对胚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历程中默默无闻地推动着繁殖科学的发展。1973年,他利用冷冻胚胎的方法培养出了一头小牛。1996年,他和马萨诸塞大学的基思·坎贝尔博士合作尝试对细胞采用“饥饿技术”,把胚胎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然后植入羊的卵,被植入细胞核的卵发育成正常的胚胎,最后发育成羊。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先后培育了“梅根”和“莫龙格”,为后来培育出绵羊“多莉”奠定了基础。1996年维尔穆特克隆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培育了“多利”羊。1997年7月,维尔穆特的研究小组通过牛羊复制出人体血浆,这项技术在未来可生产价值1500万英镑的便宜血浆,以供外科手术和输血使用。2002年维尔穆特获得“恩斯特·舍林奖”,此奖是德国舍林研究会设立的专门奖励在医学和生物基础研究等自然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奖金为5万欧元。
克隆技术的发明在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但是它也引起了许多关于人类道德的争议。维尔穆特表示,不会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