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夫妇俩都讨厌繁文缛节,从不讲究排场,结婚时,他们自拍结婚照,自制《结婚证书》。
赵元任把北大中文系刘半农教授的诗,谱写成《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位留美时在数学、天文、物理考试中都得过满分的理科高才生,此时像刘半农一样,成了语言学家。在这首诗中,刘博士为汉语创造了“女”字旁的“她”,赵博士第一次使用西方音乐技巧,把“女”字旁的“她”唱进千家万户。从那时开始,我们不再像古人那样,用单立人旁的“他”代替“女”字旁的“她”,也不必再像早期白话文那样“伊伊”“侬侬”。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吴宓在哈佛读书时的同学。跟吴宓不同的是,陈寅恪13岁开始留学生涯,足迹遍及日本和欧美,却一个学位也不要。他既有旧学家传,又懂得30多种外语,被世人称作“教授的教授”。
吴先生来了以后,就赶快推荐陈寅恪,因为他觉得陈寅恪学问实在不在3位先生之下。经过他的推荐,学校考虑,3天之内就下了聘书。当时,陈先生还在柏林大学学习。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 吴学昭
1925年,陈寅恪自德国归来,走进清华园。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双目失明。晚年,他仍以耳带目,以口带笔,卧床完成85万字的鸿篇巨制《柳如是别传》。他带给清华的理念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教训”。
在清华国学院,除了吴宓,还有一位青年导师不在“四大教授”之列,他就是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李济1911年考进清华,因善于辩论和演话剧而闻名全校。清华国学院成立时,梁、王、陈、赵是教授,年仅29岁的李济是讲师。李济教的是考古,要经常“出田野”,无法专任。因为年龄小,人类学和考古学又不算国学,所以李济是教授身价、讲师身份。
李济朝气蓬勃,敢想敢做,从一开始便突破清华园围墙,把教研课堂搬到了田野上。
1926年,在山西省长阎锡山的大力支持下,李济沿汾河行走,去晋南考古,完成了对西阴村史前文明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主持考古工程。
1927年1月19日深夜,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教授给远在哈佛考古系读研的梁思永写信,希望儿子回国,跟李济一起开拓中国的考古事业。梁思永果然回来了,梁启超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作肾脏手术,却被医生切去了好肾。
为了维护西医在中国社会上的声誉--因为当时“西医”刚进来,很多人还不相信“西医”--你再说梁启超这样的名人,让西医一刀给切死了,那么西医在中国就更推广不开了。所以,为了维护西医的社会声誉,使得西医能够在中国推广,梁启超没有起诉协和医院。
——北京“自然之友”会长 梁从诫
为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生根结果,梁启超禁止徐志摩起诉协和,他默默承受了全部痛苦,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代价,是他的整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