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而悟出道理,已于上文《说“牙牌令”》列举清楚,我也因此对“三”的意义加深了理解。“三”在《红楼梦》里地位重要,举几个例子就可以明了。
第一例是林黛玉平生作的诗,如绝句、七律、五律都暂且不提,单是长歌行却恰恰是三篇之数,即《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
第二例是香菱学诗是在钗、黛、湘三位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具体讲授之下,从一个不会作诗的女孩子到渐入佳境,有了允许入诗社的资格,而她学诗的作业,又恰恰是三首七律。
第三例是到了白雪红梅、琉璃世界的情景中,忽然又出现了三位诗人分咏“红”、“梅”、“花”三个韵,即三位作者各取一韵的三首七律。这三首七律的作者是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首七律又专为分配给钗、黛、湘三个主角。第一首以“红”为韵的暗配宝钗;第二首以“梅”为韵的暗配黛玉,其中有“酸心无恨亦成灰”句;第三首“花”字韵的是配给湘云的。这第三首七律和香菱的第三首诗中的“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都是专给湘云的诗句。请看,这三首分咏“红”、“梅”、“花”三韵的诗中连连环环套着多少个三的层次。
第四例是两次五言排律大联句。第一次是由于下雪,众少女在“争联即景诗”;第二次已经到了七十多回上,有名的中秋夜黛玉和湘云二人联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之点。但是你可能又没有想到,黛湘联到“寒塘冷月”、“鹤影花魂”的时候,山石之后转出了妙玉这位重要诗人角色。不用多说了,这里又是三个人来完成名篇。
第五例就是雪景、中秋两次联句之后,还有排律联句。在哪儿呀?怎么现存的《红楼梦》没有呀?因为这第三次排律联句是到了宝玉、湘云重逢再会——在大年除夕夜,二人因兴致而联起句来。为何如此说?原来,清代有一位红楼批点家记下了一段重要事故。他说他的祖父在京都做过一任京官,认识了吴菘圃相国。吴相国家中珍藏着一部红楼真本,其书八十回后与高鹗续书决然不同。他祖父最为得意最为喜欢的却是宝湘两个人那次的五排联句,用的就是在中秋夜联句的韵脚。这次联句中的精彩之句比前次更多,有几副他祖父最为得意的联句经常在口中背诵,欣赏不已……如此这般,五言排律联句的大长篇合起来又恰恰是三。
第六例是在六十二回给宝玉过生日时,白天大家宴会,行酒令时湘云为主角,创出一个刁钻古怪的新酒令,要用古文、古诗曲牌、皇历等等组成一个有文有艺的酒令,大家真正作时都作不出,因为太难了。这时却是黛玉替宝玉作出第一首,然后该湘云了,宝琴便说道:“请君入瓮。”大家都笑了,意思是拿你出的难题难你自己吧!湘云自作了第二首。湘云喝醉酒后,大家在红香圃外的石凳上找到她醉眠在芍药花之中,她在睡中还又念出第三首酒令,最后一句是皇历上的话:“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得梅稍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点明了这次宴会是为宝玉庆寿,又暗含着最可纪念的饯花之会和这是最后大家聚会的一个酒令,也必然要如此变幻,令你眼花缭乱。
本文所举之例虽然不少,但其本意无非是突出这个“三”字的主题,你看奇也不奇?!
诗曰:
一生二后二生三,万物三生道德篇。
红楼万物真全备,章法分明你细参。
庚寅年九月初二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