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5)

孙中山演讲录 作者:孙中山


使 生司的文生、华特于荒岛僻地,其智慧将何自启乎?即其天资极顶聪明,则耕而食,织而衣,以足供其一生之工作,尚何暇从事于机械之发明哉?由此可知:铁道、机械虽二氏发明,实二氏代社会发明也。社会之教养,原为社会谋幸福之代价,二氏既藉社会之力发明机械,则机械即不能私有其利益,其利益即应公之于社会。社会对于发明机械之人,以其劳心劳力,按社会经济分配之原理,予以相当之报酬可矣。即发明无线电之莫科里(Maconi)[1],亦不过得劳心之报酬而已,而无线电之生利资本,应归公有。此麦克司学说之所由来也。

综二氏之学说,一则土地归为公有,一则资本归为公有。于是经济学上分配,惟人工所得生产分配之利益,为其私人赡养之需。而土地资本所得一分之利,足供公共之用费,人民皆得享其一份子之利益,而资本不得垄断,以夺平民之利。斯即社会主义本经济分配法之原理,而从根本上以解决也。

现之所谓经济学者,恒分二派:一、旧经济学派,如斯密亚丹派是;二、新经济学派,如麦克司派是。各国学校教育多应用旧经济学,故一般学者深受旧经济学之影响,反对社会主义,主张斯密亚丹之分配法,纵资本家之垄断而压抑工人。实则误信旧经济学说之过当,其对于新经济之真理,盖未研究之耳。社会主义家则莫不主张亨、麦二氏之学说,而为多数工人谋其生存之幸福也。

诸君既略知经济学之纲领,与实业革命之理由,进以审鉴,则旧经济学中所为生产三种之分配,似未得其平允。缘机器未发明以前,工作皆为人工,生产力亦甚薄弱,所谓资本者,不过工人之生活资料已耳。准经济学三种之分配,其未平允之处,尚未易见。实业革命以后,工作所需人工既渐减少,而生产力又较前加增,资本家以机器为资本,垄断利源,工人劳动所生之产,皆为资本家所坐享,不平之迹,遂力一般学者瞩及。于是昌言经济学分配之法,有未尽合于经济学之学理者矣。我国古代学说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又谓:“工之家一,用器之家六;农之家一,食粟之家六。”则社会经济必起恐慌之现象。诚以人工所成之物产有限,劳动者少而消耗者之多,则所生之产有不足供给之势,财货因之匮乏,经济因之恐慌。欧美旧经济学者亦多主张此说。在实业未革命以前则然耳,社会既经实业革命,机器继以代人工之烦,生产力之大,较人工且至万倍,所生产之物品,销路不广,反有停积之忧。处今日而言社会经济,不患生之者不众,而患食之者不众,曩之主张工多用少,与今之主张工少用多者,适成一反比例矣。此皆旧学说不适用于现社会之证也。

我国未经实业革命,向主张闭关主义。后受外人之挟迫,不得已开海禁,惴惴自恐,以为货物外溢,物价必昂,思有以防范之者,遂有轻入口税重出口税之一法。殊不知外人之意在畅销该国洋货,不在购买。我国种种防止之手段,反为外人所利用。洋货充塞,土货停滞,经济学上受其莫大之影响,实由于我国人民不知经济学之原理所致也。

我人知社会贫困,当求生产发达,何生产既多而社会反致贫困乎?其中原因,实由于生产分配之不适当耳。工人之所得不过其一小部分,地主与资本家所得反居多数,复以余利作资本,营业演进,货物充塞,竞销夺利,社会经济受其莫大影响。故根本解决,不能不从分配上着手也。

当全用人工时代,其生产之结果,按经济学旧说以分配,土地、人工、资本各得一分,尚不觉其弊害。机器发明之后,犹仍按其例,此最不适当之法也。劳动者多,而机器厂所雇之工人少,生产物多,而工人所得之酬报少,人工贱而土地资本贵矣。贫富阶级日趋日远,社会主义学者遂欲研究分配平均之善法以救其害,以为现世界人类贫富苦乐之不同,社会上因之而少安宁之幸福。社会主义之主张,实欲使世界人类同立于平等之地位,富则同富,乐则同乐,不宜与贫富苦乐之不同,而陷社会于竞争悲苦之境。

自实业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发生,一般学者始悟旧经济分配之不当,主张人工宜得多数生产之余利,地主、资本家则按其土地、资本生产之应得之利息可矣。其分配人工酬报之多寡,应视其劳心劳力之多寡;其劳动大,则酬报多,其劳动小,则酬报亦小。余利公之于社会,以兴社会各种之事业。凡为社会之分子,莫不享其余利一分子之利益,斯即分配最平允之方法,而社会主义学者所深主张者也。



[1]莫科里:即马可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