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喜侈靡”的节俭品德外,蒙哥还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过他的沉默不代表不作为,而是心计深沉的表现。针对窝阔台时代以来蒙古帝国内部群臣擅权、政出多门的情况,蒙哥大权独揽,所有的行政命令都自己书写,甚至还要再三修改。而他对部下的管理也极其严格,他经常对亲信们说:“你们得到了我的赏识,如果还不低调的话,可是要吃苦头的!”不过据说蒙哥还颇为迷信,除了对各大宗教都有所涉猎之外,最喜欢的还是蒙古本土的萨满占卜,几乎每天都要问以凶吉。
忽必烈虽然好大喜功,但是在元帝国的历任君王之中却不是一个残忍好杀的人,这一点在他对待死刑的问题上格外明显。公元1252年,忽必烈受命统领中原的军政事务。有一次,蒙古帝国燕京中书省的官员布智儿一天处决了二十八个犯人,其中一个本来罪不当斩,被打了一顿板子之后已经被释放了。恰巧有人向布智儿进献了一把大环刀,而布智儿偏偏是一个自己会打造弓箭的“武器控”。此刻拿着这把新刀,颇为欢喜的布智儿随即把那个还没跑远的犯人追回来试刀,结果这人倒霉地成了他刀下冤魂。忽必烈听说这件事之后大怒,立即把布智儿叫了过来痛斥:“凡是死罪都应该详细调查,你一天就杀了二十八个犯人,其中必多冤滥;连原本只是杖刑的都被你抓过来试刀,以后如何维护法律的公正!”布智儿惶恐谢罪。除了要求别人珍惜生命之外,忽必烈自己对死刑也非常慎重。在即位为君之后,他特意对左丞相史天泽说:“我有时候在气头上要杀人。你们可以推迟一两天再向我汇报,我同意之后再执行。”在忽必烈的统治时期,元帝国每年处决的犯人基本都保持在二位数,还时常进行一些政治特赦。
忽必烈虽然是一个对各大宗教哲学都颇有研究的君王,并广泛参与了各宗教派系之间的争斗,但他本人似乎并不迷信。公元1268年的农历四月,平滦路昌黎县一户普通百姓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据说这个男孩出生之时,房屋周围出现了诡异的白光。这样的奇异景象在封建时代多被视为帝王降世的征兆,于是有好事者向忽必烈提议将其铲除。忽必烈却回答说:“这不过是一个健康的男孩,你们就不要妒忌人家了!”于是不仅没有为难这家人,还命令当地的“民政机关”每月给其四斗白米。
忽必烈的个人生活并不奢华,对于皇室行政机构宣徽院强制民众进行淘金、采玉等劳役,他也时常加以制止,认为“毋重劳吾民也”。而对于回回奢侈品商人的态度,忽必烈和他的哥哥蒙哥倒是同出一辙。公元1263年回回奢侈品商人拿着据说价值数万锭的珍珠前来兜售,忽必烈回答说:“你的珠子哪里值那么多钱,我还是留着钱周济国内的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