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之外,留存于世的杂家著作还有一部《尸子》,这部书也许人们并不熟悉,但它同样属于杂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融合了多家之言,对治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尸子》的作者尸佼,是秦国著名变法者商鞅的学生,自商鞅出事后他便逃入蜀地,编著了《尸子》,这部书结合了当时战国时期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的社会背景,提出了一系列治国观点,与儒、法、道、墨等家有很多相通之处。
《尸子》认为想要稳固统治,就必须要稳定天下万民,因此提出“兼爱百姓,务利天下”的观点。同时,《尸子》还提倡从墨家学派中吸取而来的“节葬”,认为对于丧葬这种事情应该节俭对待,不要大操大办,《尸子》中有这样一段:“禹治水,为丧法,曰:毁必仗,哀必三年,是则水不救也。故使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泽者葬于泽,桐棺三寸,制丧三日。禹兴利除害,为民种也。”这段话讲述的是大禹治水时的故事,说大禹为死难者治丧,他认为如果对死者大操大办,那么治水一定会被耽误,因此死于山冈的就葬在山上,死于沼泽的也就埋葬在沼泽里,并且所用棺木也十分简朴。《尸子》引用这一段故事,就是在以古代先贤的行动来告诉统治者不要浪费,要简朴度日。《尸子》还主张非乐,希望统治者不要沉迷于音乐等奢华的享受,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可见,《尸子》中所提到的兼爱、节葬、非乐等等,很明显带有墨家思想的影子。
另外,《尸子》还指出了人民作为国家的基础所具有的重要性,书中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鱼失去了水,那么必然要死去,但是水失去了鱼,它仍然是水,不会有灾难出现。这个比喻形象而明确,鱼指的就是当时的统治者,而水就是天下万民。统治者的生存必须要依靠百姓来支持,百姓提供给他营养和空气,他就生活在百姓之中,一旦统治者失了民心,失去了百姓的支持,那么就像鱼失去水一样,再难存活。因此,统治者为了能够保有和巩固统治,就必须将百姓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对其实行安抚政策,让他们休养生息。
尸佼主张统治者要“善修国政”,如果不这样,他就会内失大臣、外失百姓之心。他还想法独特地提议统治者效法古代圣王,和普通百姓一同耕种,起到带头模范作用。除此之外,他也重视农奴,主张他们发展个体经济,男耕女织,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
《尸子》对于刑罚方面,较法、道之说采取了折中的路线,书中认为简单易于完成的事情不用鞭策,只有任重道远时才应该加以督促,刑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恪守规则,因此不能随便乱用,不能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手段,只有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刑罚才应该使用。
《尸子》十分看重教化,鼓励人们学习并提高道德修养,不论是家门显赫的人,还是普通百姓如耕地的农夫、制陶的手工艺者等都应该学习教义礼法,修身养性,恪守忠孝等礼义道德,这样天下人都有了修养,就不愁不能和平相处,天下也就太平了,而学习不倦的人,也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阅历,成为显达之人,何乐而不为呢?用现在的思维来考虑,《尸子》的治国思想便是要让统治者普及教育,让人人都能接触知识,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尸子》这些劝学和鱼水之比的治国观点,对后来儒家荀子观点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荀子之后就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并且也十分注重“劝学”。
尸佼对于社会的动乱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不安定因素,是因为社会上有不安定的成分,也就是那些所谓的“邪人”和“邪欲”,对于这些,尸佼主张统治者应该去除它们,惩处祸国之人,对贪婪的欲望和观点加以打击,这样就能成功治理国家了,而社会的德行和风貌也能够得以好转。
尸佼在他的著作中要求统治者做到“正心”,也就是端正思想观念,只要自己的心能够端正,那么在接触外界的时候,就能有效地阻止其他身体感官那些不正当的欲望。天下的核心是君王,而君王的核心是自己的心,也就是说,君王的身体行为活动会受到心的引导和指挥,而君王的言行又会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发展变化,因此心作为核心中的核心十分重要,心不正,天下就要大乱,自己的身体也会被毁灭。其实,《尸子》中所说的君主的心,其实也就是君主的所思所想,在今天来看倒不如说是脑。他认为君王治理一个国家是有条件的,需要用正义的德行来武装自己的思想,这是最为根本的,只有思想正确纯粹,发出的政令才能够正确有效,给社会带来益处。《尸子》作为杂家论著,它的“正心”之说与儒家孟子的“正己”“修身”“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理论是相通的。
以上这些《尸子》中提到的观点,例如劝学等,都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面对着阶级矛盾的加剧,尸佼希望统治者能够在治国上学习古代圣王的政策和德行,鼓励人民劳动,不干预他们的农时,推行善政,即仁政,这样统治阶级与下层劳动人民都能相宜,社会就会稳定,财富也能得以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