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兆康
耶稣这位艺术家所教导的奇迹,并不需要凭借超自然或某种神力的干预,只要你能够觉察,就可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到它。
研究耶稣及其教诲并非易事。在这个学术领域中,最富盛名的学者应该是桑德斯(E.P.Sanders)了,他说过研读福音是非常艰巨的工作,他对学者们想尽办法找到有关耶稣的可靠史料深表同情。在《耶稣的历史形象》(Historical Figure of Jesus)这本书中,桑德斯教授作了以下的观察:
我们只能透过耶稣去世数十年后所写下的书籍来认识他,而这些作者可能并不是他生前的门徒。他们通常是以希腊文来引用耶稣的话,然而那并不是他的母语。从我们所找到的资料也可以看出,耶稣的言语、行为和歌颂他的著作所记载的大不相同。今天,不论是我们或提供我们资料的作者,都不可能像古老的巴勒斯坦那样拥有完整的档案,甚至连一张清楚的地图都没有。虽然这些局限在古代是很寻常的事,却产生了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
除了缺乏史料之外,研究耶稣还有一个难处,那就是大部分人对耶稣都抱持着沉闷的假设与成见。当我告诉别人我写了一本耶稣说禅的书,多数人都很讶异。由于他们已经很熟悉耶稣的教义和有关他的神话,因此每当耶稣的名字被提及时,他们的脑中立刻冒出了献祭的羊、圣餐、救主、神迹,以及超自然现象、启示录、欢乐天堂和悲惨地狱的影像。因为这些影像是跟着我们一起长大的,所以很难将它们一笔勾消。不幸的是,这些影像以及传统对耶稣的看法,往往混淆了耶稣教诲的美及其深度。当我在纽约上州万赖特堂(Wainwright House)开设耶稣说禅这类的课程时,我总是要学生先扬弃过去对耶稣的既定概念。我们必须从头开始。威尔逊(A. N. Wilson)是一位机敏的历史学者,他写过一些有关耶稣及使徒保罗的书。他提出了以下的忠告:“一个人在试图回答有关历史耶稣的问题时,必须先空掉他的心。耶稣教诲的重心就在于他对神及犹太教的信仰。”
这是非常好的忠告。有趣的是,如果能空掉你的心,不把任何事视为理所当然,便自然进入了禅的精神状态。著名的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也提出了同样的忠告。美国公共电视记者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在某次访谈中对坎贝尔说:“许多基督徒都认为,要想查明耶稣到底是何许人物,就必须超越基督教的信仰、教义和教会组织。”坎贝尔却回答说:
你要超越的是想象中的耶稣形象。这样的圣化形象一定会变成最终的阻碍。你如果执著于自己的意识形态,自己的思考模式,那么当比较强烈的神圣体验降临时--而且这个体验超越了你所能接受的范围--你就会紧抓着心中的形象来逃避它。这便是所谓的保护一己之私的信仰。(审定者注:出自坎贝尔的《神话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