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戏剧化的自相矛盾幽默术(1)

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 作者:李娟


6. 戏剧化的自相矛盾幽默术

“矛盾”这个词本源于《韩非子》中那位卖矛和盾的生意人,表示事物之间的强烈冲突,有很强的喜剧色彩。现代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是指人物言行不一,言语前后冲突,行为相互抵触。

矛盾也是我们制造幽默的重要手段。在与人交谈时,通过使话语明显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可以使前后抵触形成巨大的反差,这首先会引起人们的震惊,但震惊之余,人们会纷纷通过大笑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从而形成幽默。这种矛盾法构成的幽默,一般都有嘲讽的意味,但并不是说这类幽默蜕变成了某种说教,而是让人在笑声中自己领悟道理。

【幽默说话 智慧做人】

自相矛盾的幽默就其功能来分,有两类:一是讽喻他人的,一是自我暴露的。自我暴露式的幽默往往有故作蠢言、自我调侃的特点,纯属调笑,用于拉近人际关系;而讽喻他人式的幽默,则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到对方痛处,有极强的戏谑效果。我们可以根据特殊的谈话需要,采用不同的矛盾制造幽默。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我就是冒牌货

一次,丘吉尔驱车前去参加宫廷演讲。由于时间紧急,他不得不超速开车,不巧被一名执勤的年轻警员逮住了。

“我是丘吉尔首相,正急着去参加宫廷演讲。”丘吉尔为自己开脱。

“乱说,你一定是冒牌货!”年轻警官不相信他的话。

丘吉尔见状,便哈哈一笑说:“被你猜对了,我的确是个冒牌货!”

警官看了看丘吉尔,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即放过了丘吉尔。

丘吉尔在一本正经表明身份的时候,年轻警官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于是,丘吉尔故意否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使自己言谈前后矛盾,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不仅制造了一种幽默氛围,更使那位年轻警官有些摸不着头脑,摸不清虚实。两个人哈哈大笑过后,年轻警官只得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放过了他。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幽默方法,自相矛盾,虚虚实实,让对方摸不清你的虚实,只得在一笑中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马克·吐温:

“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浑蛋”

一次,国会议员通过了某个法案,而那法案在马克·吐温看来是荒谬不合理的。于是,马克·吐温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告示,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浑蛋。”

报纸卖出后,许多抗议的电话随之而来,国会议员们当然不认为自己是浑蛋,要求马克·吐温立即更正。

于是,第二天马克·吐温又刊登了这样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浑蛋。”

马克·吐温的话语看似前后矛盾,实际上只是他耍的语言花招而已。第一种表述他在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而第二种表述则在字面上加以否定,实际却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这两种表述方式的置换,直接指明了对方的错误,真可谓一针见血。这也难怪类似的“矛盾”、“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故事经常被搬上舞台,且经久不衰,这种自相矛盾式的幽默,常常可以使被讽喻的对象为掩饰自己千疮百孔的纰漏而疲于奔命,又顾此失彼,笑料迭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