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戏剧化的自相矛盾幽默术(2)

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 作者:李娟


台湾学者李敖:我在家卧游已久

李敖的嘴巴很“损”,常常骂别人是书呆子、笨蛋。有记者对李敖此举不满,便和他玩起了文字游戏,打算就此贬损李敖一番。

记者问李敖:“你的笔下常出现‘书呆’、‘蛋头’这类的字眼,可是你为什么没有自觉到,你自己就是个‘书呆’、‘蛋头’?你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睡眠少,出门更少,怎么能自称了解人间万象与真相呢?”

李敖听了不为动容,他轻描淡写地说:“康德一辈子也没离开过他家方圆八十里地,可是他是大思想家,而且他还教世界地理。教世界地理我也行,因为我在家‘卧游’已久。”

人们听了一阵大笑,周围人无不为他的巧思妙答而喝彩。

“卧游”,这是李敖随意编造的一个词,这个词本身就很矛盾,既然在家里“卧倒”着,又怎能出门远游呢?但是,李敖就是使用这个自相矛盾的词汇做反击的武器,根本不拘泥于什么语言逻辑,一切以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愿为重,并因此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李敖很有幽默感,他的口出狂言就与幽默有关。即便在别人对他进行中伤、侮辱时,他也不忘自吹自擂、故作大言,这就是一种聪明的幽默感。我们也不妨学学这种幽默,不仅可以让人见识到你的学识、度量、聪明机智,更会让对方的恶意攻击变得软绵绵没了力量。

【幽默训练大本营】

通常,说话是不能自相矛盾的,这是逻辑思维得以成立的起码条件。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是我们制造笑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使戏剧性更强,取得更好的幽默效果,我们还可以在矛盾对转以前把即将转化的矛盾加以强调,以混淆别人视听。前后反差越是巨大,越是荒谬,就越容易让人捧腹大笑。

譬如有好友和你借东西,你可以先放出豪言:“嗨,借什么借嘛,我的就是你的,你只管随便用就好了!”可等你交出东西时,赶紧自相矛盾幽默一下,比如借给对方的是雨伞,便皱眉说:“你可得留心着点用,千万别把我的新雨伞弄湿了!”刚刚还放出豪言,紧接着却又叫他不能把雨伞弄湿,这就是一种自相矛盾。而且,前面的铺垫做得越足,就越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戏谑效果,让矛盾活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制造矛盾的时候还应营造一种不经意的效果,你一定要沉住气,使谈话平稳自然,这样的幽默效果更佳。譬如上晚自习时突然停电,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先别走,等电铃响了再下课。明明停电,却还要等电铃响了再下课,这种在不经意间营造的矛盾效果更为可笑逗人,让人捧腹不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