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波
第二波欧债危机开始于2010年11月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11月28日,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举行特别会议,通过爱尔兰救助方案,总额850亿欧元。市场担忧得到暂时缓解。2011年2月14日,欧元区财长初步商定未来永久性救助机制的规模,同意拿出5000亿欧元援助未来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
爱尔兰因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获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2010年8月24日,标准普尔宣布,由于爱尔兰政府扶持金融业的成本迅速增长且超出预期,将该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一个等级至AA-,评级前景为负面。2010年9月底,爱尔兰政府宣布,由于救助本国五大银行最高可能耗资500亿欧元,预计2010财政赤字会骤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2%,将远超希腊。穆迪和惠誉随即分别于2010年9月27日和2010年10月6日下调了爱尔兰的评级。2010年11月11日,爱尔兰10年期国债利率逼近9%,比欧元区信用等级最高的德国国债高出近7个百分点,创下自欧元1999年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希腊有别的是爱尔兰一直到2011年中资金都很充裕,政府负债率仅为25%。其实,爱尔兰危机纯粹是美国量化宽松的炒作。所谓量化宽松(QE),是一种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可称之为间接增印钞票。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由于美国2010年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只有通过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增长。于是,美国公布了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规模。这令全球担心美元会进一步贬值,进而使热钱形成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恶化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环境,诱发全球通胀。该举措更是强化了外界对美国的厌恶情绪,新兴经济体的领导人担心这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本国,欧洲国家也担忧这会在他们那里引发通胀。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就声称"美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告诉媒体:"美国经济增长模式深陷危机。"美国要化解全球对美国QE2的声讨,就只能渲染欧债危机,让美元走强,转移全球对美国QE2的关注视线,平息各国的不满情绪与声讨。而爱尔兰债券规模最小,易被投机操纵。于是,通过所谓的国际评级机构操纵爱尔兰债务危机,美国能成功转移视线,达到顺利进行量化宽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