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文库·教育随笔系列》序
曾有一篇题为《论文题目的大与小》的文章引起我强烈的共鸣。作者上官子木先生这样写道:“当我看完了一位国内学者在国外大学就读时完成的博士论文时,非常感慨。这是一本研究角度新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书,但要在国内,作为博士毕业论文将很难通过。如果是评职称,至少在我所在的单位是肯定评不上的。因为这本书是用描述性的语言,采用的是非量化、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注定要被国内学术界的一些权威人物认为是没有学术性而遭否定。”
作者说的是写博士论文,我觉得写博士论文稍微“规范”点,似乎也情有可原。问题是我们现在许多谈教育的文章也以“规范”求“严谨”,以“术语”求“学术”,以“框架”求“档次”……结果,本来最富魅力的教育便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恕我直言,这是很久以来教育学术界存在的不良文风。有些“专家”、“学者”总是认为,所谓“学术性”就是罗列学术术语构建理论框架,别人越看不懂就越深奥,“学术性”就越强。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教育文章或著作: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没有新见解却有新概念,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这是学术的堕落,是教育的悲哀!
其实,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学问大家已将知识融会贯通且思维清晰,所以善于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恰恰是那些才学疏浅者,其语言才令人莫名其妙;因为才学有限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把要说的道理弄明白,思维混乱,所以只好装腔作势,在吓唬别人的同时也糊弄自己。
能不能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呢?
当然是可以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用《论语》表达的,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生动的对话,却成了经典之作。卢梭的教育思想则是通过小说《爱弥儿》表达出来的,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还有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所有教育论著,都是用散文的语言表述的,读他的著作,便是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还有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著作也平易近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写出的教育经典如果放在今天,恐怕很难被“学术界”承认,但这些平易、生动、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著作,对人类教育发展所产生巨大作用,则已经被历史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被未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