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林家有女初长成(13)

林徽因诗传 作者:谭水


在徐志摩看来,解除了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就解除了他的痛苦。假如没有这种勇气,怎么能谈得上改良社会、造福人类?他决心“勇决智断”,去争取自己真正的恋爱、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生命。8月初,张幼仪将自己怀孕的事情告诉他时,他要求立即把孩子打掉。他对张幼仪已没有耐心,在没有对张幼仪的生活作任何安排的情况下便离家出走,把她一个人丢在了沙士顿。

他在写给张幼仪要求离婚的信中说:“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他们终于分开了,徐志摩做了离婚第一人。离婚后,徐志摩在报上刊登了《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还有一首诗《笑解烦恼结—送幼仪》。但是,张幼仪并不买账。她说,如果他真是那种彻底的反封建战士,她会佩服他,但他不是!张幼仪坚持认为,徐志摩离婚是因为爱上林徽因在先,所以这诗打动不了她。

在张幼仪动身去德国之前,徐志摩频繁收到老父亲徐申如言辞激烈的家书。老父亲一再申明,如果儿子真的抛弃结发妻子,他将登报同他断绝父子关系,并把家政大权交给张幼仪,收她为干女儿,支持她到德国留学。但警告似乎没有一点作用,徐志摩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至死也没有原谅儿子。被遗弃的张幼仪仔细思考后,放弃了以死了结的想法,而选择了离开沙士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张幼仪将开始新的生活,可是结在她心上的茧子却再也抽不出丝来。

面对徐志摩热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最后冷静了下来。十六七岁的林徽因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听从了理性的召唤,她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人生沉静而完满。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放弃,大概就发生在徐逼着怀孕的张幼仪签字离婚的一瞬吧。他离婚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林徽因拒绝他的决心。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就像一个梦魇,一直紧紧地追随着林徽因,她忘不了“家庭战争”,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离婚便会让张幼仪痛苦不堪,这不是她想看到的结局。

她郑重地珍藏起了徐志摩的情感,对这份美好的情感,她永远报以深情的凝视。所以当徐志摩要求林徽因“许他一个未来”时,林徽因乖巧地回绝了,她并非对徐志摩没有感情,但却明白此人终非佳偶:“你能帮我扛心里的重担吗?它会像千斤重担压我一辈子。”她委婉地说出了对张幼仪的同情和对志摩的不满。但是徐依然不甘心,追问:“就为了成就那虚无缥缈的道德?”林徽因巧妙地答道:“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最后加上一句:“我不是没有来,只是无缘留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