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温州资本的发展过程,似乎验证着这样一条规律:在原始积累阶段,企业家将自己最突出的优势当成划开市场的利刃,成功地进入市场;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着手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资本迈开了集中和积累的脚步。但是资本投资是把双刃剑,其所携带的风险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资本的投资结果被过分放大,进而演变成炒作时,风险就会随之而来,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血本无归。周德文:《疯狂的人民币》,中信出版社,2011年8月。
在早期,温州人以勤劳致富,到后来温州人靠投机致富。现在,温州人的财富途径则更加直接,用钱生钱,几代温州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温州的创业为温州带来了大量的民间财富和流动资本,这些资本为温州的民间借贷提供了基础。温州民间对资本的旺盛需求同样旺盛,买方卖方都有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真正交易资本的市场了。
温州人的炒是一种全民行为,无论男女老少,都涉及其中。有钱的炒,没钱的也在借钱炒。温州人几乎把我们所有能想到、能见到的东西都炒了个遍。
20年前的温州,第一批富起来的温州人腰包鼓了,他们开始投资,开始炒,开始让资本滚雪球。
这让那些还没有富起来的温州人有些着急,看着老板们赚钱也有些坐不住了,为了登上财富的列车,没钱的人开始四处找先富起来的老板们借钱去炒。
这些借钱炒的人可能会找相熟的老乡作为担保人,也可能直接用房子、土地作抵押,总之,只要能借来钱,他们什么代价都愿意付。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理性增强和国家调控的力量越来越强,温州人炒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多富起来的人开始觉得,自己拼命出去炒,其实不如把钱借给别人炒,自己坐在家里等着别人的利息来的简单轻松。富起来的老板们终于发现,其实炒来炒去,炒什么都没有炒钱来得那么直接,来得那么爽。
很多人将温州人炒房看作是温州投资的神来之笔,在房地产市场上,温州人用20年的时间就让自己的资本总量翻了100倍。但是如同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所说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温州人的炒也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损失惨重。
2010年4月以来,国家频繁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并实行金融紧缩政策,一部分温州人开始持币观望。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10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10条”,或“史上最严新政”。
一纸公文,让温州人损失惨重,数以亿计的资本被套牢。虽然老板们伤心,不过这并不能成为阻碍温州人炒的障碍,没有了房子,温州人开始玩起了以钱生钱的终极游戏。
温州老板们不炒了,他们静悄悄地把钱拿回家来做放贷生意。三分利、五分利,这些返回民间的资本并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变成了高利贷的水池。不过温州人不管这些,在这个崇拜财富的地方,只要是能赚钱的都是英雄,都会成为温州人争相效仿的对象,看到老板们赚了钱,温州人也开始亲切地称呼这些放高利贷的人为“老高”。
高利贷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是国家坚决打击的对象。聪明的温州“老高”们自然不会把自己送到明晃晃的枪口下,于是,在温州的街头巷尾,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当铺、中介等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国家规定4倍以上同期银行利率的行为是高利贷行为,温州人就很小心地让利息维持在“适度高出”的水平,很谨慎地开出“一分利”、“两分利”、“三分利”的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