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多年后再回想《少林寺》这部电影,让我感觉最自豪的,并不是自己当时多受欢迎与追捧,而是我们用中国武术开创了真功夫电影的先河,让国内外所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人都相信,真功夫仍在中国。这是对我自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武术的肯定。
拍完《少林寺》后,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600万元支票。虽然我很清楚,这些钱是要交给单位的,但我仍记得当时的感受是,要赶快拿回来,把钱存进银行里,然后对家里人说,兄弟姐妹上山下乡的全都回来吧,我养了。此前,在拍《少林寺》的两年中,我每天只能拿到一两块钱的劳务费,家庭的生活压力一直都很大。也正是这种来自“钱”的强大刺激,让我最终选择了进入演艺圈。
让每一个电影角色都接近完美
拍完《少林寺》之后,我对电影就很热衷了。但由于身处武术队,从1980年到1988年,这8年的时间里,我只拍了4部电影。而比我出道晚的很多人,都已经拍了二三十部影片。所以,那时我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心里总想着青春有限,却没有机会去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是一个挺大的冲击。
后来,我仔细思考后,觉得在过去20多年的人生里,自己推广中国武术的任务已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做一次主了。于是,1988年7月2日,我辞去武术队所有职务,去了香港。那一天对我来说很重要,可以说标志着我第一次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
离开武术队之后,我先去了美国。那时,我其实并不适应美国的环境。虽然小时候来来回回去过那里很多次去表演武术,但真正离开武术队这个团体,一个人在那里生活的时候,我还是会有种莫名的压力和恐惧。
比其他留学生或在海外生活的新移民幸运的是,我去美国的时候,已经有电影公司在等着我。在那里,我拍的第一部片子,是罗文导演的《龙在天涯》。可是,这部电影充斥着港式功夫片的味道,在当时还融入不了美国社会,所以最后并不是很成功。
于是,我又转回香港。在那里,我的人生出现了一个转折——导演徐克为我量身打造了“黄飞鸿”系列电影,这让我很快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第二个高峰。也因为这一转折,后来我才有机会组建自己的公司,拍《方世玉》、《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等更多的功夫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