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行走江湖:用真功夫推广中国武术(4)

影武者 作者:张海


说起“黄飞鸿”系列,我印象更深的是和导演徐克的合作经历。第一次见徐克,还是在1985年,那时我拍完了《南北少林》和《中华英雄》,但与之前的《少林寺》和《少林小子》相比,已很难再有突破,影片票房也不如预期。于是,张鑫炎导演便引荐我去见徐克,他说这位留美归来的年轻导演很有想法。

与徐克会面之后,我们相谈甚欢,他也很想与我合作拍电影。但那时我还是国家武术队的人,不能独立接拍港片,所以此事暂时搁置了。待20世纪80年代末我彻底离开武术队,在香港与徐克导演再次碰面,我们的合作便正式开始了。

起初,徐克导演先和我拍了电影《龙行天下》,讲述的是黄飞鸿再传弟子的故事。正如张鑫炎导演说的,徐克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在他之前,香港已有许多黄飞鸿题材的电影,但这些电影所表现的黄飞鸿形象都很刻板:头戴瓜皮帽的古板中年人,练南派武功,不苟言笑。这样的银幕人物没有鲜明的个性,不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于是,徐克导演就根据我的长相与特长,设计出一个更年轻、更加英姿勃发的黄飞鸿形象。这个黄飞鸿不仅会一套潇洒、舒展的北派功夫,还有毫不逊色于徒弟们的搞笑功夫。

徐克导演曾说,那个年代的香港功夫电影里,没有一个真正安稳、可靠的英雄,每一个英雄都有缺点,都不完美。所以,他希望自己打造的黄飞鸿是一个完美的银幕形象。而之所以选中我出演“黄飞鸿”,他说是因为我跟其他人的气场不同,他感觉我这个人有内涵,有正义感,而且在中国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因素加起来,让他觉得我可以胜任这个英雄偶像的角色。

我知道,徐克导演对我的期待很高,也知道拍电影是一次性的艺术,不能修改,完成后观众喜欢与否,我们都不能再改变。所以,跟他合作之后,我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尽可能让自己出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接近完美。

我记得80年代末的时候,大多数香港电影花20多天就能拍完,但跟徐克导演拍《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我们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其间换了好多个武术指导和摄影师。有一次,我的搭档关之琳就坐在片场悠然地说:“我坐在这儿都15天了,还没拍过一个镜头呢。”

可见,徐克导演对影片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若非如此,“黄飞鸿”系列也不可能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都大获好评,作为主演的我,也不会在香港的大街上被人叫三年“黄师傅”。

在“黄飞鸿”系列后,我正好赶上了香港功夫电影的黄金时代,随后接连拍了《方世玉》、《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等许多影片。受徐克导演的影响,在拍每一部片子时,我都提醒自己,要呈献给观众最完美的形象。

拿《中南海保镖》来说,与我之前所拍的电影相比,这部片子里的枪战较多。虽然开枪并不是我的专长,但在这样的影片中,枪战戏能大大增强整个电影的节奏感与时尚感,所以我必须从其他方面来弥补自己拍枪战戏的不足。后来,我们在一些重头动作戏中着重渲染气氛,比如片中我与倪星在充满煤气的厨房里对决的那段戏,倪星展现的是张扬狠辣加三分邪气的动作风格,而我则要表现得迅捷沉稳。这样,两人就会形成鲜明对比,将紧张与危险的情绪表达得更透彻,开枪等动作上的不足则会被掩盖。

后来,在去美国好莱坞发展的时候,我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拍每一个镜头,做每一个武打动作。那时,我在不少影片中出演反面角色,很多影迷,以及朋友、家人都担心我会毁了之前塑造得很成功的英雄形象。

但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一个演员,是一个普通人,我演一些英雄人物,但我不是英雄,我演坏人,我也不是坏人。电影是种艺术,怎么样能够塑造出近乎完美的角色,那才是最主要的。

而在内心深处,我觉得在国外拍电影,我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所有中国人;我去好莱坞,也不光是为了肯定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还为了肯定中国武术,向全世界推广真功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