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哈佛验证万科的拿来主义(1)

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王石哈佛问道 作者:优米网


在万科的时候,我是一直坚持公司的制度化建设的,坚持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优化,这在那时是不多见的。这次到美国,在这方面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述过: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借鉴西方来的,东方文明本身是没有这个东西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法律制度为前提,恰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和亚洲文明比较缺失的。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和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我觉得和西方企业精神、西方企业家来对比,中国最缺少的是契约精神。

一般说企业讲诚信,说中国人缺少诚信,实际上中国是不缺少诚信的。仁义礼智信这几条最后归到信上,信讲的信任、信用,这个是不缺少的,为什么说现在缺少?这里讲的信任和西方讲的企业家精神的信任是不一样的。西方企业家基督教文明的信任指的是什么呢?是在契约精神、法律框架下可以追诉、处罚的一种信任,而中国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地缘这样一个关系上,它没有法律框架更不是宗法制度上的。信任自己的血缘、信任自己的家族,哪怕是儿媳妇,哪怕是家乡子弟兵,他有血缘、地缘的一种信任,是农业文明的一种,这种信任是很脆弱的,离开这个圈子就是不相信的、不信任的。

契约精神我们认识不认识不重要,我们要有法律框架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就要去执行。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还是缺少契约,契约精神的这样一种信任。现在全球化,我们中国现在的企业怎么做?看能不能把西方的契约精神,贯彻到企业的始终。我们看中国的近代,你会发现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也出过非常知名的人物。谈到胡雪岩,谈到晋商的票号,你会发现都和现代金融和银行业非常接近。他们就是那种血缘地缘、师傅徒弟的一种信任关系,而不是契约。比如说原来东家要把总管辞了,觉得他不大可靠,总管没吭气,这东家就纳闷我说了他怎么没有一点儿反应,后来发现总管不来上班不来站柜台,听说他病了,就以探病的名义到他家看,发现他正在写很多书信,问他写这个干吗,你病了在家好好躺着,却听说他要把各地的伙计全辞了,因为东家不用他了,这一下把东家吓得领着全家给他下跪,这样一个事。看中国建立这样的企业信任关系,这个企业怎么能长期这样延续下去?现在的企业制度建立的信任关系,完全是职业经理精神,今天这个人走了,明天换人企业照样运转没有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