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哈佛验证万科的拿来主义(2)

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王石哈佛问道 作者:优米网


所以万科基本上是拿来主义,既然是西方来的,那我们就彻底地拿来就好,不要爱面子还要讲洋为中用。在我看来,这个“中用”是需要高度智慧的,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修养,同时还要有对西方深刻的理解才能糅合在一块儿。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人,应该说对中国的很多东西,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所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东西,是欠缺的,也可以说就是空白的。

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东西,既然是西方的东西,那我们就拿来主义吧。但西方你就学习得很好吗?这就是我为什么又跑到哈佛去,也是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国内学得不好,所以就跑到哈佛去。这是我表达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尽管我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少,那是文化修养方面。但是,骨子里你是个中国人,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各方面的习惯、生活的习惯,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以你的处世方式,你各方面不可能是完全彻底西方化的。这一点在搞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的时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到美国去,感受的第一点就是,现在西方,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学术界现在是非常深刻地,也是批判式地在思考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过去讲问题,要么就全盘肯定要么就全盘否定。在美国我就在反思,如何对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些批判的思想。应该说对西方的东西,应该还是要警惕地来借用,不能完全地拿来就用。因为毕竟已经到了21世纪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不可能是像宗教似的,一直是万能的,一直持续下去的。下面再往下怎么演变,当然要更警惕地去看。但是问题也非常清楚,我们在向西方学习这个阶段还没有走完,要先走过这个阶段,再走下一个阶段。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不可逆转。实际上万科现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国际化。这方面国际化有两个含义,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按照国际的标准做产品,这个是万科一直在做的,也是做得比较好的。

第二个方面,是万科的业务如何扩展到国际上去。这个对目前的万科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当然这不是我去哈佛的主要目的,我去哈佛还是以个人的修为为主的。当然我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万科的问题,还是要思考的。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万科不管在公司治理还是产品标准方面,国际化程度在业内还是不错的。因为实际上在我去美国之前,很多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就已经在万科执行了。比如像万科在公司的框架结构上,和不同的咨询公司、跨国的咨询公司合作,聘请他们为雇佣公司。比如万科的战略框架结构论证,这个是和麦肯锡合作很多年了。再有就是人力资源方面,也和不同的咨询公司合作。像每年的客户调查,每一次调查都委托盖洛普,所以万科本身是一直在按国际化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不是因为说我出去了,咱们开始用一种新的方法,不是这样的。万科一直以来已经在这方面、在自身的国际化方面努力去做了,当然也在不断地边调整边往前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