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2.从《民权法案》到《平权法案》(3)

美国凭什么 作者:(美)庞忠甲


25万人的集会游行有条不紊,没有发生任何暴力行为,显示了受压的黑人民权运动善用民主体制的合法斗争,从而赢得了更多白人支持者。《民权法案》在国会中激辩不已,但支持者逐渐增多。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不幸遇刺,次年6月在继位的约翰逊总统任内,终获国会通过,于7月2日正式签署,是为著名的《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从此结束了长期的黑白种族隔离政策,为生活在美国的2200万黑人铺设了一条公正机遇的大道。法案不仅针对黑人,而且规定对一切少数民族与妇女的歧视为非法,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人权进步的里程碑。

随后1965年又出台了确保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投票权的《投票权法》等一系列禁止种族歧视的法律,以支持《民权法案》的有效实施。

于是,全美所有交通工具、宾馆、食肆、戏院等公共场所的种族座位隔离制都被废除了。

依据肯尼迪发布的第10925号总统令,后来发展形成了包含范围广泛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其中要求在就业和就学方面不止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对黑人等少数民族提供优先考虑和优先机会,使得黑人和少数民族的处境终于得到了明显的实质性的改善。这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又一件举足轻重的革命性之举。

1965年约翰逊总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对《平权法案》解释道:“你不能把一个才从很多年的手铐脚镣束缚中解救出来的人,立刻将他带到与别人并肩的起跑线上,对他说‘你可以和别人自由竞争’,并且相信这样做是绝对公平的。因为对于打开一道公平的大门,我们要做的不止这些。如果我们全体公民都能够从公平的大门下通过,那么所谓的公平,不只是权力和理论,更是事实和结果。”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从此走上了不分先来后到(包括当年作为奴隶被迫移民的黑人后裔、饱受掠夺摧残的印第安土著,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背景的少数族裔)共圆“美国梦”(American Dream)的示范阶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勤奋、上进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只要还有种族之分,就免不了种族歧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远未消失,但现代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已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那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爱心或仁心,在此精炼归结成了老妪都解的一句话——“一切人生而平等”。

美国国会众议院2008年7月29日用口头投票方式通过一项非约束性决议案,向那些曾因奴隶制和“吉姆·克罗法”遭受苦难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和他们的后代道歉。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国会机构就奴隶制迟到的正式道歉。

尽管美国黑人的发展水平还较白人有明显差距,但黑人教育水平、经济和政治地位正在得到改善。《平权法案》让不少本该名落孙山的美国黑人跨进大学校门,接受知识的洗礼。

机会均等和知识教育,使许多黑人摆脱了“赤贫”的宿命,跻身于体面的“上班族”。如今,非洲裔美国人成了各项体育和娱乐项目的主角,同时也有很多人成为了大学教授、医生、律师、企业家和记者,黑人中产阶级的数目已经很大并且仍在增加,有了为数不少的富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