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9.华尔街喝醉了,可是谁给的酒?(2)

美国凭什么 作者:(美)庞忠甲


诚如《伟大的博弈》一书作者约翰?戈登所说:“在华尔街的这个伟大的博弈场中的博弈者,过去是,现在还是,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既聪慧又愚蠢,既自私又慷慨——他们都是,也永远是普通人。”

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首先是以人类本能的利己之心为基础。正是人类强烈的赚钱欲望,才使一批批投资人愿意承担风险,积极参与交易活动,从而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但若任凭利己本性趋于极端,就不免自私贪婪而走向犯罪,这种必然的倾向性可谓人人与生俱来背负一世的“原罪”。杰弗逊主义者因此憎恶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并且把这归咎于汉密尔顿的错误政策,他们把投机客聚集的纽约称为“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拥有天赋特秉灵性创造能力的人类,悟出了利他之心(公众利益)的调控作用的必要性,于是产生了唯“万物之灵”独有的道德观。历史经验证明,道德力量立足于自觉性,但自私贪婪的倾向性,或者说魔鬼撒旦的诱惑力如此强大,非常容易把高贵却脆弱的自觉性打翻在地,变得一文不值。

光靠自觉性是万万不够的。为了保障道德力量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特别是对付有财有势的权力阶层,他们的自律能力几乎总是同权力的增长成反比。

人们曾经盛赞华尔街的自律表现。最早为华尔街建立游戏规则的不是政府,而是经纪人自身。但一味依靠华尔街自己建立规则,特别是显然于己不利的规则,是一种不负责任、脱离实际的太虚幻境式荒唐观念。

华尔街登临历史舞台以来,经历了一段缺乏监管的跌宕年代,起起落落的故事,无不说明这一熠熠升起的巨星,既是福星,也是灾星。作为一个没有监管的自由市场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充满着失控肇祸的危险。

随着美国民主政治的演进,政府在整肃官场贪渎腐化现象的同时,也为“金融权力”与日俱增的华尔街配备了一整套具有“权力制衡”内涵的游戏规则。

后“镀金时代”,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为华尔街建立了一系列监管法律,就那个时代而言,可以说大体完备。可是1981年入主白宫的里根政府,在建立“强大的美国”的口号下,应对前所未有的滞涨危机(通胀率与失业率同时居高),决意改弦更张。从此开始,经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历届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金融监管名存实亡,华尔街进入了唯自律是从的自由化运行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