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琼州海峡,是连接海南和岛外之间的纽带。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片平均不足三十公里宽的水域,却是难以逾越的生死线。
数千年间,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一直被视作未开化的蛮荒之地。“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进去的人,很难活着出来。正因如此,汉代在设郡六十五年后,又罢弃珠崖郡。直到六百多年后隋朝重置郡治,海南才真正归入中央版图。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成为中国第一个正面评价海南岛的帝王。“前代谓儋、崖为化外,以处罪人。朕今天下一家,何用如此?”他不但反对把海南当流放地,而且称赞这里的风土人情有华夏之风。
元末明初,倭寇经常侵掠中国海岸。朱元璋建都南京,东南沿海是政府的主要财源。而倭寇的入侵,严重威胁明王朝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安全。由此,海南岛的战略地位得到凸显。
为稳定秩序,保卫海防,明朝在岛内陆续建立了一卫十一所,先后有一万五千多名官兵背井离乡,屯垦海南。这其中,就包括海瑞的先祖。
在中国版图上,秦岭—淮河一线,是江?河冬季结冰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
公元220年,汉朝灭亡,中国进入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这条线,又成了中国文化的分界线。相对隔绝的南方、北方,分别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气质。
“天苍苍,野茫茫。”厚重、强悍的北方人,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宰力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精明、灵巧的南方人,始终是中国历史上财富与智慧的贡献者。
而对大海以南的岛屿,以及生活在这些热带岛屿上的人们,中华文明中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位。
这里的人,有着与北方人和南方人完全不同的气质。他们性情刚烈,直率好斗,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他们面对的既不是广袤的草原,更不是万顷良田,而是浩瀚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