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国家边界还重要吗(13)

下一波世界趋势 作者:(美)潘卡吉·盖马沃特


从根本上说,表3 1将我们之前讨论的重点—差异,转化成了距离。就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现差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就此作罢会让我们陷入1万多对国家的差异细节当中。我们需要的是鉴别差异度,也就是我所指的距离,以此区分远近。这样定义距离,确实比世界1.0或者世界2.0更为复杂,但是绝对是富有成效的。(世界1.0认为本国和外国的距离都同样远,而世界2.0则认为各国之间的距离都同样近。)我们将在下一节进一步展开,讲述CAGE框架这样一个多维的框架,确实能够解释很多双边贸易模式及其他重要的跨境流动,CAGE框架可以演化成一个关于距离的定律(或者更谦虚地说,是一种启发)。CAGE框架甚至在文化、行政和经济方面扩充了著名地理学家沃尔多·托布勒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是距离近的较距离远的联系更加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纵列标示的各个方面确实在某些方面有重复的地方。“文化距离”一列中的语言联系明显与“行政距离”一列中的殖民关系相关,而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到底应该归在“地理距离”一列还是“经济距离”一列仍存在模棱两可之处。我想简单地做一个总结,那就是表3 1中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不管我们把它放在哪一列当中。表3 1的设计安排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表3 1中的最后一列,也就是“经济距离”一列,是不容小觑的。因为本书关于此方面的探讨还比较有限,而且经济本身就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本书之前的讨论确实表明,文化、行政、地理方面的距离会大大地抑制国家之间的往来,下一节将进一步对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同样会得出这一结论。在经济距离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和货币化水平较低的大国,其贸易水平也相应较低。而关于外部经济距离的预测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模型认为人均收入的差异会导致贸易的扩大,而有的模型则认为贸易会减小。我认为,简单地看一看便能见分晓。

CAGE框架一大优势在于其大范围地考虑到两国之间诸多可能的不同之处,而绝不持忽略或者回避的态度。我曾亲眼目睹,即使是大型跨国公司都倾向于忽视这些不同之处,尤其是文化距离和行政距离。同样,在经济学家当中也存在一些偏见。同理,痴迷于电子科技的人往往会忽视地理上的差异和距离,等等。

表格中的横行是从另一个角度对距离的一种划分:从内外的角度划分距离的类型,这是对距离的一种广义的定义。面对同样的外部现实,各个国家、公司或者个人在与这些外部现实打交道的时候却各不相同。内部距离虽然以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都是相互关联的。本书的第三部分将涉及这一问题,并将证明内部距离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