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语速与心速,语调与心调(2)

安全局读心术 作者:巨雷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平时说话慢慢悠悠、不着急的人,面对一些对他不利的话的时候,如果他用快于平常的语速大声地进行反驳,那么很可能这些话都是对他的无端诽谤;如果他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话来,那么很可能这些指责就是事实,他自己心虚、底气不足。当一个平时说话语速很快的人,或者说话语速一般的人,突然放慢了语速,那他一定在强调什么东西,想吸引他人的注意。

辩论比赛的时候,每位辩手都保持着尽可能快的语速,尽可能快速且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如果能够在语速上胜过对手一筹,不仅可以重挫对手的锐气,而且可以增加己方的信心。

确实,语速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态,留意他人的语速变化,你就能发现对方的内心变化。

其次,与说话速度一样可以呈现特征的,便是音调。

音调高的声音,是幼儿期的附属品,为任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对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期阶段了,因此,自己无法抑制任性的表现。在此情况下,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评述似乎牵扯到某位女士,于是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在座者出现哑口无言的场面。因此,座谈的气氛会荡然无存。音调高的声音,被看做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言谈之中,还有所谓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一个人的外在表现非常重要,甚至有时也能决定人的沉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