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生气吗?你常常因为别人的过错而生气吗?你常常因情绪压抑而容易冲动生气吗?做事则烦,不做亦烦;有钱痛苦,没钱亦痛苦;有地位痛苦,没地位亦痛苦;有爱情痛苦,没爱情亦痛苦;有事业痛苦,没事业亦痛苦。生活中、工作上总有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让我们因此而感到不高兴,甚至于动怒生气。每个人生气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的,然而生气却让自己和他人都因此而失落、伤心。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生气的后果到底是怎样的?有些事情真的到了让我们生气的程度吗?我们为此生气,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又能有什么改变呢?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是啊,生气让我们的好心情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让我们的心情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其实,面对事情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拥有一个好心情,拥有快乐轻松的一天。
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也有太多的牵挂,所以容易不快乐,情绪容易起伏波动。那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生气或者少生气便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也是一种修养。
人生一世,究竟在追求什么?为何而活?为什么会有烦恼?
这皆因心境而生。正所谓:“风月无今古,情怀各相异。”风和月永远是那个风和月,由于心境不同,所产生的感觉也就大异其趣。
要想解决烦恼还需烦恼中寻。“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是悟不到的。只有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在各种爱嗔及不爱不嗔的活动中去体会它,才会觉悟。当然,既不悟空,又不着相,便能见本性。
本书作者如一居士早年跟随澄明法师修习佛法,研究佛家经典,并将佛家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书中详细分析了生活中引起我们生气的原因,以及生气所带来的害处,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和佛理说明怎样做到遇事不生气、不动怒。在本书的附录部分,附有《金刚经》、《心经》原文及讲解。希望有缘阅读本书的仁者大德常诵此经,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并自证自悟,达到解脱自在;进而灭罪生福,无上菩提。
请跟随本书一起心态平和地参悟佛法,从而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遇事不要太较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不生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