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7 攀比像吗啡让人欲罢不能(3)

不生气的艺术 作者:任惜语


有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这时有一群年轻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问曰:“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几个女孩子从这边走过?”

佛陀问:“找她们干什么?”

这群人说:“昨晚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时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

佛陀于是又反问道:“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自己重要?”

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会几乎都在疯狂地赚钱,有人说:“10亿人民9亿商。”如今的中国大地,学术界与经济挂钩的学术著作特别吃香,学校中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爆满,文化界尚且如此,社会上的生财之道更是五花八门,人们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给人们创造了广泛的消费机会,以此来不断刺激消费意识。比较突出的,便是这些年来娱乐场所的出现,如卡拉OK、舞厅、酒吧、夜总会,还有什么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专门为你服务。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就整夜地泡在声色场中,于是迷失了自己。现代社会经济是繁荣了,但社会道德也沦丧了。

《中阿含经·苦阴经》卷中就深刻阐明了欲的祸患。佛经中说:“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倘为王夺、贼劫、火烧、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这是说追求财富和财富亡失导致的痛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