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从不以功自居,坚守旧有的正道,也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下者对在上者,切忌以功自居,“无成”才能有成,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功劳”被别人传播出去是金子,被自己卖弄出去就成了黄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老子这一智慧——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卖弄。唯有不居功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才能更加突出自己的功劳、受到重用;相反,如果稍有功劳就自吹自擂,一方面显得自己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成为公众眼中的“烦人”。
傲为何意?一骄傲;二傲慢;三仗势欺人。也就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地位,瞧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认为傲是一个人的最大病症。老子的“不自矜,故长”,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戒除傲气,如此可以进步,可以成功。
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筹,优人一着,先人一步,或者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种类型都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若问此人为何这般德行,是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因此,傲气会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这方面的教训简直太多,也太深刻了。
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气太盛,他的傲气惹恼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
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气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会惨遭失败呢?还不是因为傲气。闯王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