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案例
孙晓是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看到了这家公司的招聘启事,然后投了简历,经历了面试之后进入了公司。和他一起进公司的还有自己的大学同学刘义。
两个人上学的时候关系只能说是一般,见面打个招呼而已,现在进了同一家公司就开始变得亲密起来,毕竟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公司照例有新人培训,在一系列的章程制度之后自然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在人事部的美女详细地讲述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又念完了一大堆鼓励新员工的东西之后,刘义不屑地撇撇嘴:“都是唬人的。”扭头看着旁边正在认真做笔记的孙晓,哼了一声:“你不至于吧,这些东西屁用没有,想要混得好就得是老板注意你。”孙晓笑了笑没说话。
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已经有离职的了,孙晓依旧是部门里的小兵,不显山不露水。刘义也一直在为引起老板的注意而努力,跟着主管做了几次单子之后,刘义的能力得到了部门主管老张的赏识。刘义觉得自己已经把这里边的门道摸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让老板注意一下了。说来也巧,最近部门接到了一份大单子,是针对一家新开发的公司,以前这家公司都是别的同行在做,今年不知道为什么这家公司想要换人,于是这份单子就摆到了营销部众人面前。
刘义深深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又怕自己力量不足就在私底下撺掇孙晓跟他一起接下这笔单子,孙晓摸着酒杯说:“不是我想扫你的兴啊,这笔单子你拿不下来。”
“为什么?”刘义很是不服。
“因为这笔单子太大,老张不会松手的。”
“那可不一定,咱们看着,我要是做成了这笔单子,哈哈,以后就不会什么都要听他的了。”刘义得意地笑了,“你啊,就是太老实,该冒头不冒头。”
孙晓摇摇头,却也没再说什么。
老张对刘义主动要求做这笔单子很意外却也没说什么。刘义接手之后自然是干劲儿十足,每天忙里忙外。只是事情却不像他自己想的那么容易,照着以前老张的做法去接触,人家虽然说可以考虑合作却再也没了动静。这张单子也就卡壳了,更不幸的是,这个时候传来消息,另外一家同行也开始下手抢客户了。刘义这下慌了手脚,一咬牙准备把公司规定的最低限额报过去,可是第二天他正在准备资料的时候被主管叫进了办公室,主管的谈话很简单,觉得刘义不适合公司的要求,公司觉得他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团队精神,希望他另谋高就。
这下子对刘义可是一个晴天霹雳,晕头转向地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只有孙晓一个人送他出来,看着刘义失魂落魄的样子,孙晓叹口气:“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刘义茫然地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