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我还是被乾隆爷儿俩给涮了(2)

乾隆那点心思 和珅那点心计 作者:张平


那时候,朝廷开大会的地方在“太和殿”,在一些评书和老戏文里说是“金銮殿”,皇帝坐的地方叫龙床。一般情况下皇帝并不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才在这里开会;皇帝登基大典和各种重大的庆祝活动在这里进行。皇帝的办公听政,一般都在武英殿。顺治七年,多尔衮死了,十三岁的顺治开始亲政,住在乾清宫,国事也大多在这里处理。

实质上,大清朝没有戏剧上的官员站班制度:官员们都站立在大殿的两旁,向皇帝奏事后听取皇上的指示。它的制度有点像今天,官员们要通过一级级的汇报,最后由内阁大臣向皇帝汇报事情的原委,还要拿出处理意见。皇帝同意就是圣旨,然后发到下属执行。如果有重大政务、战事、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则随时召见,时间、地点并不固定,皇帝觉得哪里方便就在哪里,有时候还会在花园、餐厅,甚至在澡堂里汇报政事研究工作。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也有一些皇帝实行过“御门听政”,冬春季早上六点,夏秋季早上五点,在乾清门或太和门听取官员们汇报。这种情况只在康熙时期,在著名的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平三藩等重大决策时出现,因为战争的原因而临时召开的。

雍正以后的历代皇帝对上朝就不大感兴趣了,这时候所谓的上朝,也就是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实质上是一个很小型的内阁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其他官员一般是不可能参加的,都在六部办事,在各自的衙门处理政务,遇有重大事件无法决断,要先呈报军机处,由军机处决断,军机处决定不了的事情才向皇帝请示。绝大部分事情在军机处就处理了,但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军机大臣就必须将这些事情说给皇帝听,让皇帝有个了解。即便是一般官员的任用也是由吏部提出意见,军机处代替皇上审批。只有省部级以上的官员,一些重要的职务比如军队领导人的任用,才有皇帝亲自决定。要让皇帝来处理决定的大事,并不是很多。

军机大臣的工作十分繁重,除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审批各种文件外,还要向皇帝汇报工作,对皇帝的一些指示必须迅速准确地记住,以便下去后写成圣旨下发执行;还要熟悉前朝、本朝各种律例,要有极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特别是在皇帝召见时,问什么就要回答什么,迅速回答皇上的提问,领会皇上的意图。皇上一般情况下问的问题很刁钻,稀奇古怪,知识面不丰富、记忆力不强而反应慢的官员是很难胜任的,年纪太大的人也适应不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