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导致农业产量的增长。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农业,增加了耕作的劳动密集性;更多的人自然也会产生更多的“夜土”,这也有助于产量的提高。产出的增加(包括那些因人口增长而新开辟的土地的产出)促使人口缓慢增长,直到农业产出再也不可能增加为止,但这已经是18世纪末的事了。农业要继续发展,需要新技术,比如化肥、改良的作物品种、水坝和动力驱动式水泵,而这些都是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的工业成就。随着农业发展的停滞,东亚人所享有的物质福利水准也开始下降。开始是缓慢地,但到了19世纪,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日本在1868年之后,急切地寻求西方社会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对整个国家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避开了这个“马尔萨斯陷阱”。但是,其他的东亚国家却越来越贫穷,接踵而来的是饥荒和叛乱,最终革命出现了。然而,两千多年来,和东亚文明的其他部分一样,东亚农业在世界上一直居于前列,为东亚的伟大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有幸拥有辽阔的平原,比如华北东部(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和长江下游河谷地带。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中原王朝从北往南的推进,南方地区缓坡和斜坡的土地也被加以开发耕种。当时,稻米是东亚人所知道的亩产热量最高的农作物(特别是经过上文所描述的精耕细作之后)。为了增加稻米产量,人们平整坡地,造出有边墙的梯田,每块梯田都从坡顶引水灌溉。越南、朝鲜和日本的山地居民也在使用这种艰苦的劳动技巧。修建梯田对环境的影响仅次于砍伐森林。这两种行为的根源都是人口增长的压力,也都违背了东亚社会的自然哲学观。但是,两种行为共同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群体。
实际上,稻作农业是相当稳定的农业系统,大量使用人粪肥和其他有机肥(如河泥、秸秆和混有人畜排泄物的住屋地土)。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同一块土地可以种植同一种作物,而在南方地区每年可以种植两种甚至三种作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地的产出并没有下降,甚至还会增加,原因在于增加的人口促进了土地耕种的劳动密集性和肥料使用的密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