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的情绪是信号,不是根源(3)

优秀父母都一样 作者:曲韵


这里涉及的可能是她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和她的妈妈一起分析,应该不只这一件事使孩子厌学。她除了对高年级同学的恐惧和对老师风格的不适应外,可能有未当选班干部的失落、有成绩不好的愧疚、有对学校环境的失望、对班级气氛的反感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等等。如果把这些情绪弄清楚,并帮助女儿解决,那么好好上学、认真学习等结果自然就有了。其实,都未必需要妈妈帮助女儿支招去解决问题,只要能和女儿顺畅地就这些话题交流感受,让女儿能够把这些情绪和感受说出来,女儿就可以释然了。因为她得到了理解、得到了认同,也就有了支持。

情绪的表达

我们常常会把情绪分为积极的(正向的)和消极的(负面的)两种。其实,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们都是自然地对发生的一切的反应。

案例

保罗·艾克曼在《情绪的解析》一书中写道,他的女儿小时候爱往马路上跑。马路上车来车往,很危险。保罗把她抱回来,她又迅速地跑回去,几次之后,她把这当成了游戏。此时,保罗的耐心到了尽头,他气愤得一把拉回了女儿,并打了她的屁股,从此女儿再也没有往马路上跑过。

愤怒一向被当做不好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但在一定的处境下,愤怒才能传递最准确的信息,达到最好的效果。可见,情绪是无法定正负的,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了情绪之后的结果有好坏之分。与当时的情境不相应的情绪很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和结果。

因此,有了情绪,尤其是所谓的负面情绪,诸如恐惧、忧伤、恼火、羞愧、郁闷、气愤、悲哀,等等,不必担心,这恰恰是在给我们信号,提醒我们要注意了。孩子因为智力发展的缘故,12岁之前还不能抽象地、逻辑地去处理信息,他们常常更多地依赖感觉去认识世界和表达自己。做家长的若只用理智去分析、指导孩子,而不能够用心去体察和感知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那么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常常是错位的,孩子会常常被误解,甚至会觉得委屈。即便孩子能够听从家长的分析和指导,心里也未必情愿,情绪同样会受到打击或压抑。

每一个孩子对父母都有抱怨,这是一定的。因为孩子对父母百分之百地依赖和信任,因此有很多的期望。而很多期望是父母满足不了的,因此就会失望,从而就有了抱怨。例如:为什么我不能吃十根冰棍儿?我不愿意去幼儿园!我想要十个芭比娃娃……有些抱怨随着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会消失。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有些抱怨可能演变为怨气、怨恨甚至怨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