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和与蒋介石荣辱相依、生死与共,自不可避免地进入蒋的核心世界,卷进蒋氏家族恩怨的漩涡中去。其中,尤以蒋介石几房妻妾彼此间的较劲纠葛,最令王世和左右为难。
王世和是出身农村的旧派人物,受人点滴,涌泉相报。在玉泰盐铺当学徒期间,王太夫人(王采玉)待这位堂侄甚为宽厚,王世和对王采玉的媳妇毛福梅自然是忠心耿耿,有事必办。毛福梅成为蒋介石的下堂妻以后,王世和不免有同情弱者心态,对毛氏格外带着几分怜悯与报恩之念。这个悲悯之念日积月累,成为宋美龄长期误解王世和的原因之一。
后来,在黄埔军校颇得人缘、被军校学生称为校长夫人的陈洁如,也成了下堂妻。王世和曾私下里对人说,陈洁如个性笃厚,没有心机,不搞权谋,事事为蒋介石设想,照料蒋无微不至。对待下人,陈洁如也和善慈悲,从不疾言厉色。相较之下,宋美龄则巧于智谋,工于算计,且处处流露出“千金”的骄矜,对下人的脾气很大,公馆服务人员都畏惧她的威严。
1937年4月,蒋经国自苏联回国后,曾在上海、杭州等地等候多时,却无缘即刻得见父亲。其实,蒋介石并非不爱经国,而是唯恐表现得过于急切,反令经国遭宋美龄的忌恨。于是蒋介石交代经国回乡读书。这些情景,王世和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王世和对身边的人说,夫人(宋美龄)对经国、纬国初期皆心存芥蒂,但这本不足为怪,毕竟她当初曾希望育有一男半女。宋美龄担心经国、纬国独占了蒋介石子嗣之爱,所以竭尽可能离间蒋氏父子,这是年轻时的宋美龄“多一个心眼”的算计。
1937年五六月间,蒋经国返回奉化后,蒋介石命毛福梅在丰镐房为蒋经国、蒋方良补办中国式婚礼。蒋介石心细如发,唯恐经国婚礼太过张扬引起宋美龄不悦,故私下命王世和回乡操办杂务,并要毛福梅单独主婚,自己则隐身幕后。尽管婚礼十分低调,依然被远在南京的宋美龄察觉。这场在奉化举行的婚礼像一根针似的,不断扎着宋美龄的心房。
1939年,蒋纬国自德国辗转经美国回国。当时,纬国的身世问题成为报章花边新闻渲染的焦点,传到宋美龄耳中,自然引发她的极度不悦。她质问蒋介石纬国究竟是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如果不是,为什么要代为照管;如是亲生儿子,生母是不是负责带大纬国的姚冶诚;如果生母不是姚氏,那蒋介石是不是还有别的女人。宋美龄质疑蒋介石违反基督教“十诫”中不说谎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