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月初三晨 启航(5)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 作者:李永平


——哈啰,辛蒲森先生,早安。

——早。哦,你认识我吗?你怎么知道我的英国姓氏呢?

——谁不知道呀?您是我们沙捞越邦的传奇人物,大英帝国的英雄。您的夫人安妮?伊欧布莱特?辛蒲森博士,是著名的考古人类学家,帮助您建立沙捞越博物馆。我们身为大英子民,人人都知道你们夫妇的大名。在英属婆罗洲读书长大的孩子们,包括我,从小就对您的故事耳熟能详,尤其是您孤身进入丛林、出生入死的探险事迹,更让我们津津乐道。安德鲁爵士,您是我们的偶像和榜样。

安德鲁?辛蒲森,英国皇家空军特遣队上尉,牛津学者,语言天才(熟谙马来语和达雅克部落语、普南语、华语和客语),于二战末期率领八名伞兵降落婆罗洲中央加拉毕高原,在土著协助下,潜入日军占领区后方,建立反攻基地。战后,只身进入内陆原始雨林,沿着英属婆罗洲境内拉让江溯流而上,徒步穿越海拔四千呎、阒无人烟的分水岭,进入荷属婆罗洲,沿加央河顺流而下,抵达西里伯斯海,独立完成一千哩蛮荒探险行程。受英国女王册封为帝国骑士。达雅克战士尊称他为“大爵士”,对他极为爱戴景仰。一手建立坐落于古晋的沙捞越博物馆,展示婆罗洲土著器物、髑髅、雕刻品、“葩榔”以及各种虫鱼鸟兽标本,馆藏之丰与搜罗之齐全,举世闻名。一九七八年,正当壮年之际,不幸死于清迈和曼谷之间的一场公路意外事件,未留下任何子嗣。

这是官定的辛蒲森传略,言简意赅,我那个年代在沙捞越长大的华裔子弟,都能琅琅上口,倒背如流(我至今记得初中毕业联考英文科考题:以五百字简述安德鲁?辛蒲森的生平事迹)。我读初二那年,华侨学校在英殖民当局勒令下新设一门课,采用牛津编撰的《婆罗洲乡土教材》,以物种演化和基督教创世双重观点(如今省思,这是很诡谲的一种结合,西方人永远解不开的矛盾,却拿来哄诳我们殖民地小孩)讲授婆罗洲历史、民族和风土习俗,其中就有两节专门介绍这位不凡的人物。当然,那年夏天暑假之旅,在卡布雅斯河客轮上初遇安德鲁?辛蒲森,我不可能预知十多年后,一九七八年,他竟客死于泰国的一场离奇车祸——听到他的死讯时,我早已离开婆罗洲,在台湾求学和工作好些年了。

朱鸰,你问,为什么旅程刚开始,我就花那么多笔墨讲述一个英国人的生平?跟我们的故事有关系吗?肯定有的,丫头。这位牛津学者兼探险家个性虽然有点害羞,行事隐秘,作风低调,不跟我们那群爱闹的旅伴搅和在一起,总是默默退避一旁,让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而且,他不时会莫名其妙消失一阵子,不知在忙他的什么营生,但在险恶的航程中,每每在节骨眼上头,幽幽然他总会拖着他那极高极瘦的身子,一脸沧桑,带着他那惯常的、永远悲悯微笑的神色,适时现身,一边脱下灰蒙蒙的眼镜,掏出手帕若有所思地擦拭,一边不动声色为大伙排难解纷。尤其是在旅途终点,当我们抬头望得见云雾缭绕悄没声阴森森的圣山,心中忧疑不定时,他,好样的安德鲁?辛蒲森,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

如今,公元二十一世纪初始,某日凌晨,我守着台湾东部山村一盏台灯,忐忐忑忑坐立不安,面对桌上几张涂涂改改惨不忍睹的稿纸,眺望着窗外幽黑山巅一瓢水月光,努力回忆、追索、补缀上个世纪一个夏天发生的事,试图向朱鸰你——我从台北市霓虹深处召唤出来,陪伴我,南洋老浪子,从事一趟大河回忆之旅的“ㄚ头”——讲述当时我和辛蒲森先生,以及克丝婷和那伙红毛男女,沿着卡江溯流而上寻访达雅克人的冥山“峇都帝坂”的航程,不知怎的,感觉上就像用一个破嗓子吟唱一首椎心泣血的挽歌。譬如,写到七月初三日启航这一章,我就想到其中一个旅伴,英国绅士安德鲁?辛蒲森,想起他对我的关爱和教诲,想起我对他的恶意中伤,想起他和夫人安妮?辛蒲森之间的 ,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五味翻搅,如今写作这本书不也是一种补赎,还给他一个公道吗?回忆和书写,说穿了,不就是挖空心思找一堆理由,为自己过往可耻可悲的行为开脱吗?写作,终究是自私的行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